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2016資本市場:券商、公募投研體系再迎大考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31 00:31:47

2016年,隨著資本市場的重構加速,券商、公募等機構面臨的監管必然會全面升級,而機構自身的內控體系,將受到重大考驗。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余強    

每經記者 余強

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公募和券商在市場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2015年A股市場的巨幅震蕩中,機構的投資行為越來越多地展現在公眾面前。其中,公募基金抱團炒作小盤股、推高各類概念股、最大老鼠倉案改判等事件,都讓外界對機構的風控體系產生了質疑。

2016年,隨著資本市場的重構加速,券商、公募等機構面臨的監管必然會全面升級,而機構自身的內控體系,將受到重大考驗。

市盈率作為投資者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在牛市演繹到高潮時,已經被直接無視。不少人戲稱高價股的估值已是市夢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以來,市場上高價股頻出,其中尤以中小創最為瘋狂,在其股價暴漲的背后,是資金的瘋狂涌入。隨著市場巨幅調整,這些高價股首當其沖,被腰斬的不在少數。

券商搖旗基金控盤“市夢率”夢醒何處?

上半年高價股頻出

2015年上半年,市場一大看點就是全通教育與安碩信息的第一高價股之爭。

全通教育于2014年1月21日登陸創業板,此后在多次并購消息的“利好”刺激以及市場對互聯網教育的炒作之下,股價節節攀升,2015年3月24日首度突破300元(不復權),榮登兩市第一高價股寶座。緊接著,與全通教育同為2014年初上市的安碩信息在全通教育隨后的調整過程中一舉超過了全通教育,成為兩市第一高價股。僅2015年3月到4月期間,兩市第一高價股就易主多次。

高價股之爭的背后,是市場極度亢奮的非理性情緒,彼時無論是全通教育還是安碩信息,其市盈率已經高達數百倍,價值明顯高估。不過,在此背景下,風險提示之聲卻是寥寥,甚至有業內分析師賣力宣傳,不顧其中巨大風險。僅在3、4月份,國海證券、安信證券發布數篇研報,并給高價股以買入評級。

但是從當時全通教育股價來看,明顯已經背離其實際價值,股價已經透支未來數年成長性。隨后,全通教育跌下神壇,短短4個月內股價最多跌去近八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半年市場瘋狂上漲之際,各種“神”票大行其道,“神車”、“神船”等甚囂塵上。乘著國企改革春風以及“一帶一路”概念熱炒,中國南車及中國北車股價在短短數月間翻了數倍,而其市盈率也真正變成了市夢率,合計市值一度超過了航空巨頭波音、德國西門子等,達到了萬億水平。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各券商出具的研究報告超過數十份,不少極力看好合并前景,卻鮮有提示風險。

不過,就在股價暴漲之際,不少妖股的業績卻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2015年4月10日,全通教育披露2014年年報,當年全通教育實現凈利潤4487.74萬元,僅同比增長6.87%;實現營業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11.80%。4月10日當日,公司股價開盤下跌,然而市場對其業績似乎毫不關心,股價短暫下跌后繼續上漲。4月18日,其201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15.94萬元~663.35萬元,同比下降10%~30%。隨后一個交易日,全通教育跌停,經過一天的調整后,又連續收獲兩個漲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半年許多造成小票異常暴漲的原因,與公募基金的集中持股有著密切關聯。許多暴漲股被公募基金控盤,有些基金控制一只股票多達20%以上流通盤。安碩信息便是這樣一只個股。安碩信息一季報顯示,匯添富旗下6只基金產品持股合計達到597.43萬股,占流通股比例高達24.73%。與之類似,光環新網的基金持股中,匯添富旗下有8只產品現身,合計1038.3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達到22.21%;京天利的基金持股中,華商基金3只產品合計持股也達470.61萬股,占流通盤的比例達到23.53%。

注冊制帶來估值體系重構

一只股票的暴漲,可能有很多原因。從經濟學的原理來講,最根本的原因應在于供不應求,即資金對于籌碼的追逐造成,只有出更高的價格才能收集籌碼。

如果以整個市場來看,則是資金追逐存量標的。A股發展了二十余年,目前上市公司仍然不足3000家。2001年至今,A股市場開戶數從6000萬增長到3億,GDP總量從11萬億元增長到近67萬億元,然而兩市新增的上市公司數目不足2000家。還有大量企業徘徊在資本市場門外,難以登陸A股獲得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另一發展中國家印度,其前兩大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之和就已經超過1萬家,印度孟買指數自2009年以來穩步上漲,與國內急漲急跌的風格迥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資源的稀缺造成了資金博弈只能存在于少數標的,相比于已經上市的股票,新股以及次新股由于其高度的成長性以及題材的稀缺性,更是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資金不斷涌入,造成了股價迅速攀升,短期內透支了其股價未來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成長空間。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隨著市場一步步擴容,A股整體估值也在不斷下行。此外,類比中國臺灣股市,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注冊制改革前后,行業整體的PE下降,從最高時的70倍下降到了20倍,并逐步走向穩定。

有分析表示,資本市場實現資源配置的基礎,是“進口”與“出口”制度,通俗來講就是IPO和退市制度。目前造成A股高估值的另一原因則是退市制度不完善,致使不少殼公司在并無實質業務的情況下,仍能待價而沽,長期存在。成熟市場的“進出口”是由市場自我選擇,這本身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以美國納斯達克為例,上世紀80年代后,每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家數和退市家數相當,1997年后,退市公司家數超過了新上市公司家數。1995年底,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首破5000家,到1996年底,其上市公司數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達5556家。隨后,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開始逐年減少,至今一直穩定在2800家左右。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同樣表示,注冊制實施是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提高違法違規成本,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特別重要的是,要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對欺詐發行和重大違法的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堅決清除出市場。

公募監管從嚴倒逼風控加強 事業部制難再“大膽放養”

每經記者 宋雙

2015年對于公募基金來說是“提心吊膽”的一年。管理層對于公募行業監管升級,有“老鼠倉”前科的基金公司被首開罰單,例行檢查變突擊檢查,一切都讓基金公司的風控系統備受考驗。

2016年勢必將更加嚴峻。基金公司風控體系會如何調整?而實行“獨立自主”的事業部制的基金公司又將如何應對?

基金公司開展職業道德培訓

2015年12月11日,最高法院宣布改判曾轟動一時的全國最大“老鼠倉”案,前博時基金經理馬樂獲3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913萬元;而改判之前是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執行。顯然,經過權衡案件性質之后,最高法院加重了量刑。

從2007年算起,已有1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8位基金經理因為老鼠倉被調查;6家基金公司旗下均不止一位基金經理東窗事發。更重要的是,今后曝出“老鼠倉”的基金公司再難撇清關系,即便基金經理被捕時已經離職,基金公司也將承擔應有的責任。2015年初,管理層前所未有地對11家曾涉及老鼠倉的基金公司進行處罰,采取責令限期整改3到6個月不等的監管措施,期間暫停新業務,暫停受理新產品注冊。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末公募基金業“捕鼠”傳聞不斷升級,甚至達到風聲鶴唳的程度,許多公司均受到傳聞困擾。究竟是空穴來風還是事出有因,尚不得而知,但管理層突擊檢查知名基金公司投研部也是事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介于當前的緊迫形式,現在已經有基金公司行動起來,將風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某大型基金公司稽核部高層向記者表示,“2015年公司全面梳理了各項業務制度,進一步細化各項業務流程,完善了風險監控的信息系統建設。同時,公司還開展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違法案例的專題學習活動、員工職業道德培訓活動。教育員工要以違規違法者慘痛代價為戒,珍惜從業生涯,誠信守法,以免重蹈覆轍”。

其感概稱,“自公司成立以來,經過近十年跌宕起伏的發展,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加強風險控制的管理。只有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健全風險控制手段,強化員工風險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公司才能健康發展,同時才能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基金公司應有的貢獻。”

揭秘基金公司風控體系

于是,經過2014年的大數據“捕鼠”、2015年的金融監管風暴之后,2016年公募基金公司將更加緊繃,進一步審視自己的風控體系;其2016年年度敏感詞、同時也是關鍵詞,或許就是“風控”。

而這究竟有多敏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風控相關問題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公司都選擇保持沉默。其向記者表示,“風控這塊我們現在不能談,太高調了,誰也不敢保證之后不出事,就算匿名也不能保證不躺槍。”

目前,基金公司的風控體系主要基于投研流程管理,至于基金經理的個人道德建設,各個公司情況不同。但對于市場來說,基金公司的風控體系確實是神秘的一部分,其究竟是如何搭建和運行的?幸運的是,仍有基金公司愿意向記者揭秘其風控體系,其也是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實行事業部制的基金公司,業績表現可圈可點。那么其風控體系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稽核部高層向記者表示,“我們公司目前建立了完善的合規運作及風險監督控制體系管理體系。主要由合規審核與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公司檢查稽核部和督察長四部分組成”。

其介紹稱,“董事會下設的合規審核與風險控制委員會,負責對公司經營管理和基金投資業務進行合規性控制,對公司內部稽核審計工作結果進行審查和監督。而總經理領導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員會是公司風險管理的決策機構,負責公司整體運作風險的評估和控制。監察稽核部負責檢查公司內部合規運作管理制度的日常執行情況,并對公司內部合規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意見。而督察長是在公司董事會下設的,全權負責監察、稽核公司經營運作合法合規性工作,公司內部風險控制情況及指導公司監察稽核工作,其履行職責的范圍涵蓋基金及公司運作的所有業務環節。”

該公司稽核部高管表示,“目前我們在崗位設置上采取了嚴格的分離制度,實現了基金投資與交易,交易與清算,公司會計與基金會計等業務崗位的分離,形成了不同崗位之間的相互制衡機制,從崗位設置上減少和防范操作及操守風險”。

風控“流程”首次曝光

一旦爆發風險,基金公司將如何應對?有的基金公司認為,將問題落實到人很重要。上述大型基金公司

稽核部高層就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風險評估報告傳閱、反饋和跟蹤檢查流程,能在第一時間將發現的風險反饋到責任人及相關負責人,從而能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

其介紹稱,“目前公司的風險評估報告分為臨時報告和定期報告。報告傳閱流程為,所有的風險評估報告均通過郵件或紙質簽收形式傳遞給具體責任人、部門負責人和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并且在每季度的風險控制委員會會議上進行匯報。風險處置反饋流程為,相關部門對于風險評估報告中揭示的風險和不規范流程,都要進行改正,監察稽核部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檢查,并出具改進情況報告”。

比較有特色的是,該公司還建立了《緊急情況處理措施》,對各類危機事件處理機制進行了明確規范。“公司設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公司各位副總及部門經理組成,其中公司總經理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各類突發事件應急策略、處理方案的制定以及相關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緊急情況處理制度》對各類危機制定了詳細的分類機處理方案(如:投資危機、人力資源危機、信息系統危機、信譽危機、自然災害危機等)”。

事業部制有專門管理辦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基金公司對于事業部制風控的管理還在完善之中。而業內真正推行事業部制的基金公司數量并不多,但關注度頗高,也是很多基金公司發展的方向;不過由于事業部制“獨立自主”的特殊性,其風控體系同樣備受矚目。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稽核部高管介紹稱,“為了進一步強化公司投資業務管理,充分調動投資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促進投資業績增長,激發業務創新能力,完善公司激勵約束機制,公司2015年開始成立事業部,將更多權力下放給基金經理,如人事權方面,事業部可以自由組建團隊;產品設計方面,事業部可以根據自身的風格設計。但是,公司對投資事業部是適當‘放權’并不意味著‘放任’,對事業部投資業務的風險管理方面反而更加嚴厲和細化,制定了《投資事業部管理辦法》,規定了事業部的設立、撤銷與審批流程、投資管理、人員管理和風險控制管理細則”。

該高管表示,“2016年公司將對事業部的運營模式逐步完善管理機制,并針對事業部的各項業務進行專項檢查。除了派風控專員直接進駐事業部負責投資風險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風險管理外,還將針對事業部的風格,進一步完善各項風控指標、風險評估體系、獎懲機制。目前公司投資交易風控系統可以對基金投資交易行為進行閥值控制和實時監控。公司可以根據證監會出臺的關于基金運作各項法律法規要求,再結合各個基金產品的基金合同約定在風險控制系統里設置了風險控制閥值及觸發風險預警參數,杜絕出現違規違法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余強 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公募和券商在市場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2015年A股市場的巨幅震蕩中,機構的投資行為越來越多地展現在公眾面前。其中,公募基金抱團炒作小盤股、推高各類概念股、最大老鼠倉案改判等事件,都讓外界對機構的風控體系產生了質疑。 2016年,隨著資本市場的重構加速,券商、公募等機構面臨的監管必然會全面升級,而機構自身的內控體系,將受到重大考驗。 市盈率作為投資者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在牛市演繹到高潮時,已經被直接無視。不少人戲稱高價股的估值已是市夢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以來,市場上高價股頻出,其中尤以中小創最為瘋狂,在其股價暴漲的背后,是資金的瘋狂涌入。隨著市場巨幅調整,這些高價股首當其沖,被腰斬的不在少數。 券商搖旗基金控盤“市夢率”夢醒何處? 上半年高價股頻出 2015年上半年,市場一大看點就是全通教育與安碩信息的第一高價股之爭。 全通教育于2014年1月21日登陸創業板,此后在多次并購消息的“利好”刺激以及市場對互聯網教育的炒作之下,股價節節攀升,2015年3月24日首度突破300元(不復權),榮登兩市第一高價股寶座。緊接著,與全通教育同為2014年初上市的安碩信息在全通教育隨后的調整過程中一舉超過了全通教育,成為兩市第一高價股。僅2015年3月到4月期間,兩市第一高價股就易主多次。 高價股之爭的背后,是市場極度亢奮的非理性情緒,彼時無論是全通教育還是安碩信息,其市盈率已經高達數百倍,價值明顯高估。不過,在此背景下,風險提示之聲卻是寥寥,甚至有業內分析師賣力宣傳,不顧其中巨大風險。僅在3、4月份,國海證券、安信證券發布數篇研報,并給高價股以買入評級。 但是從當時全通教育股價來看,明顯已經背離其實際價值,股價已經透支未來數年成長性。隨后,全通教育跌下神壇,短短4個月內股價最多跌去近八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半年市場瘋狂上漲之際,各種“神”票大行其道,“神車”、“神船”等甚囂塵上。乘著國企改革春風以及“一帶一路”概念熱炒,中國南車及中國北車股價在短短數月間翻了數倍,而其市盈率也真正變成了市夢率,合計市值一度超過了航空巨頭波音、德國西門子等,達到了萬億水平。期間,據不完全統計,各券商出具的研究報告超過數十份,不少極力看好合并前景,卻鮮有提示風險。 不過,就在股價暴漲之際,不少妖股的業績卻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2015年4月10日,全通教育披露2014年年報,當年全通教育實現凈利潤4487.74萬元,僅同比增長6.87%;實現營業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11.80%。4月10日當日,公司股價開盤下跌,然而市場對其業績似乎毫不關心,股價短暫下跌后繼續上漲。4月18日,其201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15.94萬元~663.35萬元,同比下降10%~30%。隨后一個交易日,全通教育跌停,經過一天的調整后,又連續收獲兩個漲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半年許多造成小票異常暴漲的原因,與公募基金的集中持股有著密切關聯。許多暴漲股被公募基金控盤,有些基金控制一只股票多達20%以上流通盤。安碩信息便是這樣一只個股。安碩信息一季報顯示,匯添富旗下6只基金產品持股合計達到597.43萬股,占流通股比例高達24.73%。與之類似,光環新網的基金持股中,匯添富旗下有8只產品現身,合計1038.3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達到22.21%;京天利的基金持股中,華商基金3只產品合計持股也達470.61萬股,占流通盤的比例達到23.53%。 注冊制帶來估值體系重構 一只股票的暴漲,可能有很多原因。從經濟學的原理來講,最根本的原因應在于供不應求,即資金對于籌碼的追逐造成,只有出更高的價格才能收集籌碼。 如果以整個市場來看,則是資金追逐存量標的。A股發展了二十余年,目前上市公司仍然不足3000家。2001年至今,A股市場開戶數從6000萬增長到3億,GDP總量從11萬億元增長到近67萬億元,然而兩市新增的上市公司數目不足2000家。還有大量企業徘徊在資本市場門外,難以登陸A股獲得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另一發展中國家印度,其前兩大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之和就已經超過1萬家,印度孟買指數自2009年以來穩步上漲,與國內急漲急跌的風格迥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資源的稀缺造成了資金博弈只能存在于少數標的,相比于已經上市的股票,新股以及次新股由于其高度的成長性以及題材的稀缺性,更是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資金不斷涌入,造成了股價迅速攀升,短期內透支了其股價未來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成長空間。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隨著市場一步步擴容,A股整體估值也在不斷下行。此外,類比中國臺灣股市,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注冊制改革前后,行業整體的PE下降,從最高時的70倍下降到了20倍,并逐步走向穩定。 有分析表示,資本市場實現資源配置的基礎,是“進口”與“出口”制度,通俗來講就是IPO和退市制度。目前造成A股高估值的另一原因則是退市制度不完善,致使不少殼公司在并無實質業務的情況下,仍能待價而沽,長期存在。成熟市場的“進出口”是由市場自我選擇,這本身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以美國納斯達克為例,上世紀80年代后,每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家數和退市家數相當,1997年后,退市公司家數超過了新上市公司家數。1995年底,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首破5000家,到1996年底,其上市公司數創下歷史最高記錄,達5556家。隨后,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開始逐年減少,至今一直穩定在2800家左右。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同樣表示,注冊制實施是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提高違法違規成本,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特別重要的是,要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對欺詐發行和重大違法的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堅決清除出市場。 公募監管從嚴倒逼風控加強事業部制難再“大膽放養” 每經記者宋雙 2015年對于公募基金來說是“提心吊膽”的一年。管理層對于公募行業監管升級,有“老鼠倉”前科的基金公司被首開罰單,例行檢查變突擊檢查,一切都讓基金公司的風控系統備受考驗。 2016年勢必將更加嚴峻。基金公司風控體系會如何調整?而實行“獨立自主”的事業部制的基金公司又將如何應對? 基金公司開展職業道德培訓 2015年12月11日,最高法院宣布改判曾轟動一時的全國最大“老鼠倉”案,前博時基金經理馬樂獲3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913萬元;而改判之前是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執行。顯然,經過權衡案件性質之后,最高法院加重了量刑。 從2007年算起,已有1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8位基金經理因為老鼠倉被調查;6家基金公司旗下均不止一位基金經理東窗事發。更重要的是,今后曝出“老鼠倉”的基金公司再難撇清關系,即便基金經理被捕時已經離職,基金公司也將承擔應有的責任。2015年初,管理層前所未有地對11家曾涉及老鼠倉的基金公司進行處罰,采取責令限期整改3到6個月不等的監管措施,期間暫停新業務,暫停受理新產品注冊。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末公募基金業“捕鼠”傳聞不斷升級,甚至達到風聲鶴唳的程度,許多公司均受到傳聞困擾。究竟是空穴來風還是事出有因,尚不得而知,但管理層突擊檢查知名基金公司投研部也是事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介于當前的緊迫形式,現在已經有基金公司行動起來,將風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某大型基金公司稽核部高層向記者表示,“2015年公司全面梳理了各項業務制度,進一步細化各項業務流程,完善了風險監控的信息系統建設。同時,公司還開展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違法案例的專題學習活動、員工職業道德培訓活動。教育員工要以違規違法者慘痛代價為戒,珍惜從業生涯,誠信守法,以免重蹈覆轍”。 其感概稱,“自公司成立以來,經過近十年跌宕起伏的發展,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加強風險控制的管理。只有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健全風險控制手段,強化員工風險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公司才能健康發展,同時才能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基金公司應有的貢獻。” 揭秘基金公司風控體系 于是,經過2014年的大數據“捕鼠”、2015年的金融監管風暴之后,2016年公募基金公司將更加緊繃,進一步審視自己的風控體系;其2016年年度敏感詞、同時也是關鍵詞,或許就是“風控”。 而這究竟有多敏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風控相關問題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公司都選擇保持沉默。其向記者表示,“風控這塊我們現在不能談,太高調了,誰也不敢保證之后不出事,就算匿名也不能保證不躺槍。” 目前,基金公司的風控體系主要基于投研流程管理,至于基金經理的個人道德建設,各個公司情況不同。但對于市場來說,基金公司的風控體系確實是神秘的一部分,其究竟是如何搭建和運行的?幸運的是,仍有基金公司愿意向記者揭秘其風控體系,其也是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實行事業部制的基金公司,業績表現可圈可點。那么其風控體系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稽核部高層向記者表示,“我們公司目前建立了完善的合規運作及風險監督控制體系管理體系。主要由合規審核與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公司檢查稽核部和督察長四部分組成”。 其介紹稱,“董事會下設的合規審核與風險控制委員會,負責對公司經營管理和基金投資業務進行合規性控制,對公司內部稽核審計工作結果進行審查和監督。而總經理領導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員會是公司風險管理的決策機構,負責公司整體運作風險的評估和控制。監察稽核部負責檢查公司內部合規運作管理制度的日常執行情況,并對公司內部合規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意見。而督察長是在公司董事會下設的,全權負責監察、稽核公司經營運作合法合規性工作,公司內部風險控制情況及指導公司監察稽核工作,其履行職責的范圍涵蓋基金及公司運作的所有業務環節。” 該公司稽核部高管表示,“目前我們在崗位設置上采取了嚴格的分離制度,實現了基金投資與交易,交易與清算,公司會計與基金會計等業務崗位的分離,形成了不同崗位之間的相互制衡機制,從崗位設置上減少和防范操作及操守風險”。 風控“流程”首次曝光 一旦爆發風險,基金公司將如何應對?有的基金公司認為,將問題落實到人很重要。上述大型基金公司 稽核部高層就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風險評估報告傳閱、反饋和跟蹤檢查流程,能在第一時間將發現的風險反饋到責任人及相關負責人,從而能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 其介紹稱,“目前公司的風險評估報告分為臨時報告和定期報告。報告傳閱流程為,所有的風險評估報告均通過郵件或紙質簽收形式傳遞給具體責任人、部門負責人和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并且在每季度的風險控制委員會會議上進行匯報。風險處置反饋流程為,相關部門對于風險評估報告中揭示的風險和不規范流程,都要進行改正,監察稽核部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檢查,并出具改進情況報告”。 比較有特色的是,該公司還建立了《緊急情況處理措施》,對各類危機事件處理機制進行了明確規范。“公司設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公司各位副總及部門經理組成,其中公司總經理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各類突發事件應急策略、處理方案的制定以及相關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緊急情況處理制度》對各類危機制定了詳細的分類機處理方案(如:投資危機、人力資源危機、信息系統危機、信譽危機、自然災害危機等)”。 事業部制有專門管理辦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基金公司對于事業部制風控的管理還在完善之中。而業內真正推行事業部制的基金公司數量并不多,但關注度頗高,也是很多基金公司發展的方向;不過由于事業部制“獨立自主”的特殊性,其風控體系同樣備受矚目。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稽核部高管介紹稱,“為了進一步強化公司投資業務管理,充分調動投資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促進投資業績增長,激發業務創新能力,完善公司激勵約束機制,公司2015年開始成立事業部,將更多權力下放給基金經理,如人事權方面,事業部可以自由組建團隊;產品設計方面,事業部可以根據自身的風格設計。但是,公司對投資事業部是適當‘放權’并不意味著‘放任’,對事業部投資業務的風險管理方面反而更加嚴厲和細化,制定了《投資事業部管理辦法》,規定了事業部的設立、撤銷與審批流程、投資管理、人員管理和風險控制管理細則”。 該高管表示,“2016年公司將對事業部的運營模式逐步完善管理機制,并針對事業部的各項業務進行專項檢查。除了派風控專員直接進駐事業部負責投資風險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風險管理外,還將針對事業部的風格,進一步完善各項風控指標、風險評估體系、獎懲機制。目前公司投資交易風控系統可以對基金投資交易行為進行閥值控制和實時監控。公司可以根據證監會出臺的關于基金運作各項法律法規要求,再結合各個基金產品的基金合同約定在風險控制系統里設置了風險控制閥值及觸發風險預警參數,杜絕出現違規違法行為。”
券商 公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