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中堅科技遭100股“致命增持”上市1月現退市危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13 01:35:4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實習記者 朱萬平    

◎每經記者 李智 實習記者 朱萬平

2015年12月9日才剛剛登陸A股的中堅科技(002779,收盤價63.17元),在短短24個交易日之后,就遭遇了可能被暫停、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窘境。而事件起因,竟然僅僅是公司高管的親屬增持了上市公司100股股票,從而可能觸發“公眾持股低于25%”的上市紅線。

親屬增持100股“惹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1月12日收盤后,深交所網站上公布了一則《關注函》。深交所在關注函中指出,中堅科技于2015年12月9日上市,上市時公司股份總數為8800萬股,社會公眾持有22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而2016年1月11日,中堅科技監事胡群旬的親屬李芳靜,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1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001%。

根據《證券法》第55條、第56條的規定,公司股權分布發生變化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證券交易所決定暫停、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年修訂)》第18.1條規定,股本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上市公司,社會公眾持有的股份低于公司股份總數25%的,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

具體來看,規定中所指的社會公眾是指,除了以下股東之外的上市公司其他股東:1、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2、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簡單地說,正是因為中堅科技高管親屬增持了100股,使得公眾持股可能低于25%,進而導致上市公司不再具備上市條件。頗為戲劇的是,由于中堅科技昨日(1月12日)遭遇跌停,所以這位高管親戚目前還處于被套狀態。

深交所稱,對上述事項表示高度關注,要求中堅科技本著對投資者高度負責的精神,盡快自查公司是否存在公司股權分布發生變化不具備上市條件的情形。如存在,請盡快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律師:兩方式可解“危機”

“從目前的規定來看,如果增持100股的高管親屬是相應高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那么確實就可能出現公眾持股低于25%的情況。”面對中堅科技突然遭遇的“退市危機”,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有兩個:一是直接減持100股;另一個則是相關高管選擇辭職。

王智斌進一步指出,上述兩種方案中,賣出100股其實是最直接的方式。不過,如果上述高管親屬被認定為高管的一致行動人,那么又可能觸及“短線交易”的監管紅線。

實際上,類似一幕曾經在A股市場上出現過。2012年3月9日,京威股份(002662,收盤價15.80元)首發上市。但是在2012年4月18日,時任京威股份副總經理的王立華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63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02%。

王立華增持后,社會公眾股的持股比例即已低于京威股份股份總數的25%,使得公司突然面臨退市風險。最終,京威股份的危機伴隨著另一位持股高管的辭職而化解。這一事件當時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數中小盤新股,首次公開發行總股本比例都是25%。因此,一旦大股東或者高管(含關系密切親屬)在上市初期增持公司股份,就可能導致公眾持股比例低于25%的情況出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智實習記者朱萬平 2015年12月9日才剛剛登陸A股的中堅科技(002779,收盤價63.17元),在短短24個交易日之后,就遭遇了可能被暫停、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窘境。而事件起因,竟然僅僅是公司高管的親屬增持了上市公司100股股票,從而可能觸發“公眾持股低于25%”的上市紅線。 親屬增持100股“惹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1月12日收盤后,深交所網站上公布了一則《關注函》。深交所在關注函中指出,中堅科技于2015年12月9日上市,上市時公司股份總數為8800萬股,社會公眾持有22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而2016年1月11日,中堅科技監事胡群旬的親屬李芳靜,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1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001%。 根據《證券法》第55條、第56條的規定,公司股權分布發生變化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證券交易所決定暫停、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年修訂)》第18.1條規定,股本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上市公司,社會公眾持有的股份低于公司股份總數25%的,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 具體來看,規定中所指的社會公眾是指,除了以下股東之外的上市公司其他股東:1、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2、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簡單地說,正是因為中堅科技高管親屬增持了100股,使得公眾持股可能低于25%,進而導致上市公司不再具備上市條件。頗為戲劇的是,由于中堅科技昨日(1月12日)遭遇跌停,所以這位高管親戚目前還處于被套狀態。 深交所稱,對上述事項表示高度關注,要求中堅科技本著對投資者高度負責的精神,盡快自查公司是否存在公司股權分布發生變化不具備上市條件的情形。如存在,請盡快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律師:兩方式可解“危機” “從目前的規定來看,如果增持100股的高管親屬是相應高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那么確實就可能出現公眾持股低于25%的情況。”面對中堅科技突然遭遇的“退市危機”,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有兩個:一是直接減持100股;另一個則是相關高管選擇辭職。 王智斌進一步指出,上述兩種方案中,賣出100股其實是最直接的方式。不過,如果上述高管親屬被認定為高管的一致行動人,那么又可能觸及“短線交易”的監管紅線。 實際上,類似一幕曾經在A股市場上出現過。2012年3月9日,京威股份(002662,收盤價15.80元)首發上市。但是在2012年4月18日,時任京威股份副總經理的王立華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63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02%。 王立華增持后,社會公眾股的持股比例即已低于京威股份股份總數的25%,使得公司突然面臨退市風險。最終,京威股份的危機伴隨著另一位持股高管的辭職而化解。這一事件當時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數中小盤新股,首次公開發行總股本比例都是25%。因此,一旦大股東或者高管(含關系密切親屬)在上市初期增持公司股份,就可能導致公眾持股比例低于25%的情況出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