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17 23:25:18
根據央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末,央行人民幣外匯占款由上月末的25.56萬億元下降至24.85萬億元,當月減少7082億元,創歷史最大降幅。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根據央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末,央行人民幣外匯占款由上月末的25.56萬億元下降至24.85萬億元,當月減少7082億元,創歷史最大降幅。
據統計,2015年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僅在1月和10月取得增長,整個2015全年外匯占款減少2.21萬億元。
當前,已臨近春節時點,銀行間流動性或有所收緊,近期市場上有關降準的預期再度升溫。
有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考慮到我國基礎貨幣的創造和補充渠道已發生根本變化,降準不但不應被削弱,反而應該加強。
外匯占款持續減少
招商證券研究員閆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8·11”匯改以來,以外幣計價的負債償還壓力增加,匯率波動增大了企業風險敞口。同時,隨著國內利率的下降,借用國內貸款對企業成本更為劃算,外匯貸款降幅加速,全年下降502億美元,“8·11”匯改后下降1065億美元,而“還款的來源是用現有的外匯存款存量,以及購匯來償還。”
據央行上周五發布的2015年金融統計數據,12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303億美元,同比下降5.8%。2015年全年外幣貸款減少502億美元,同比少增1323億美元。12月外幣貸款減少103億美元,同比多減81億美元。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表示,在匯率市場波動背景下,企業和居民資產配置行為由過去的“負債外幣化、資產本幣化”轉化為“負債本幣化、資產外幣化”傾向,導致外匯貸款減少。
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以及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可以預期的是,如2015年末至今年初的匯率波動或時有發生,各大投行及研究機構紛紛調低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值,在此情況下,2016年外匯占款情況不容樂觀。
降準預期增強
李佩珈表示,當前市場流動性有所收緊。受春節臨近等因素影響,2015年12月,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1.97%。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受股市和匯市波動影響,Shibor隔夜拆借利率進一步上行,2015年12月31日以來,連續數日大幅上行,隨著離岸市場匯率的逐漸趨于穩定,目前穩定在1.96%左右。不過,李佩珈認為,這并不意味著流動性偏于寬松的局面已發生根本轉向。
央行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9.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2015年12月M1、M2增速較快,顯示流動性總體充裕,經濟活躍度上升。
閆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央行在日前召開的工作會議中,對2016年的工作提出十點主要任務,第一點就談到要“靈活運用各種工具組合,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記者注意到,開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離岸人民幣利率出現飆升,而在岸的銀行間市場利率表現平穩,在貨幣政策有效性、匯率穩定和資本自由流動的不可能三角中,央行更重視貨幣政策有效性,以維穩國內利率和流動性。春節前流動性需求較大,央行歷年都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較多貨幣,降準也可能是重要的對沖工具之一。
李佩珈則進一步表示,總體而言,考慮到金融市場波動對貨幣政策獨立性形成沖擊,且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應趨于下降,流動性偏于寬松局面未發生根本改變。未來貨幣政策更加應強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及時通過PSL(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向市場投放流動性。
李佩珈稱,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運用降準政策。考慮到我國基礎貨幣的創造和補充渠道已發生根本變化,降準作為穩定全社會信用擴張的重要條件,不但不應被削弱,反而應加強。
1月15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央行對9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1000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25%。不過有專家表示,從規模和期限來看,MLF無法完全替代降準的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