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01 19:45:22
1月30日,國內首家專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陽光渝融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信保)正式開業,并在現場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多家企業簽約。
每經編輯 每實習記者 袁園
每實習記者 袁園
1月30日,國內首家專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陽光渝融信用保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信保)正式開業,并在現場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多家企業簽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銀行不良貸款率不斷升高,以中小微、三農等為代表的企業愈發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為了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也為了降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信用保證保險成為聯通二者之間的橋梁,通過保單為企業進行增信,使企業能夠快速獲得貸款,同時也給銀行等金融機構放貸提供了保障。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信用保證保險有助于解決當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有利于金融業注資實體經濟。但國內的信用保證保險還處于發展初期,信用制度的建設和從業人才的專業性都有待提高。
信用保證保險受追捧
1月30日,經歷近一年籌建工作的陽光信保正式開業,成為國內首家專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據悉,陽光信保由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兩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和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
作為國內首家市場化專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陽光信保的成立對行業具有特殊的意義。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政府對小微企業的重視,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也成為相關部門著手解決的難題。發揮保險的融資增信功能,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也成為保險行業的一個新趨勢。陽光信保正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誕生的,也代表了信用保證保險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悉,陽光信保定位為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平臺型專業信保公司,將個人貸款信用保證保險、小微企業信用保證保險作為業務重點,并提供信用風險管理服務。陽光保險集團總裁李科表示,陽光信保的設立就是為了通過創新的信用風險管理服務,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讓不同的客戶群體都能獲得與其信用相匹配的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隨著小微企業和三農企業融資問題的突出,政府也注意到保險在推動企業融資增信方面的功能,并于2015年1月28日發布《關于大力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服務和支持小微企業的指導意見》,推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保險企業開始嘗試拓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2015年12月,陽光保險與馬上消費金融達成合作,推出定位于消費信貸領域的信用保證保險;2016年1月6日,太平洋產險發布個人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品牌“太享貸”,并與光大銀行簽訂在傳統小額貸款領域的合作協議;2015年,天安財險與多家互聯網平臺達成合作,推出履約信用保證保險。
除卻險企,上市企業和互聯網平臺也對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虎視眈眈。2015年9月,螞蟻金服推出“互聯網推進器”計劃,通過與20家險企合作,為超過200萬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信用保證保險;2015年12月14日,精達股份發布公告稱,擬與華安財險、金證科技、天府實業等多家企業發起設立信用保證保險公司。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與實體經濟聯系緊密的保證保險同比增長66.1%,支持14.2萬家小微企業獲得融資997.1億元。
問題仍在 前景廣闊
所謂信用保證保險,是以信用風險為承保標的,補償因信用風險給權利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一種保險。在中國,這一險種的存在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由于我國個人征信系統、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獲取、分析、運用等機制的缺失,加之保險公司管理能力不足,信用保證保險發展一直比較遲緩。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的信用環境和發達國家差距很大,整體信用風險評估模式比較傳統、效率也低,同時信用體系建設也不完整,有很多實際問題仍需要解決,比如評估信用價值、催收償還等問題。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最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風險控制,信用值和貸款金額的匹配、貸款利率都需要做好計算,并結合實際情況給出一個合適的匹配數據。
同時,業內人士也對當下信用保證保險方面的人才缺失表示擔憂。據悉,信用保證保險涉及領域廣泛,針對性和技術性強。對從業人員的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等有多方面要求,而國內信用保證保險發展的時間不長,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較為缺乏。
但是對于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的前途,不少業內人士均持肯定態度。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表示,雖然信用保證保險是新領域,但市場對其的需求卻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在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它是解決融資的一條途徑,也是保險企業拓展業務的一個領域,而且政府也在這方面給予了政策支持。這么來看,信用保證保險發展前景不會太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