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環保部通報31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4企業遭按日計罰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02 00:35:11

環保部還通報了31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沈陽煉焦煤氣有限公司、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沙洋弘潤建材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遭按日計罰。

每經編輯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去年底,全國大范圍遭霧霾侵擾時,環保部查處了大量大氣污染違法案件。

2月1日,環保部通報2015年12月份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督查情況,環保部6個督查中心在對59個地市(州)進行的重點督查中發現,部分企業仍存在違法排污問題,超標排放、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問題相對突出。

環保部還通報了31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沈陽煉焦煤氣有限公司、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沙洋弘潤建材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遭按日計罰。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日計罰對解決長期以來環境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新環保法實施第一年按日計罰金額達到5億元左右,但是,在部分企業長期違法問題上,按日計罰仍需進一步加強。

一發電企業被督查十多次

為了落實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督促地方強化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環保部繼續組織開展每月一次的大氣污染防治督查行動。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介紹,2015年12月,環保部華北、華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結合重污染天氣應急督查等工作,分別對山西省運城市等59個地市(州)進行了重點督查。

督查組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結合的方式,共抽查各類工業648家。鄒首民稱,部分企業仍存在違法排污問題,超標排放、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問題相對突出。

環保部還向社會公開通報了31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分布在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廣東、陜西等省份。

其中,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的中山火力發電有限公司2臺燃煤熱電聯產機組,經查自動監控數據及監督性監測報告,氮氧化物和顆粒物長期超標排放。而2015年中山市環保局多次對該企業超標排放行為進行處罰,自6月29日起,中山市環保局共對該企業進行了11次后續督查,均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此外,2015年4月23日和11月12日,中山市環保局分別兩次約談該企業負責人。

在環保部通報的典型環境違法案例中,河北衡水武邑新邑興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河北邢臺沙河市萬隆陶瓷有限公司、山西呂梁離柳焦煤集團朱家店煤礦、山西運城夏縣實金建材有限公司等企業出現煙氣直排違法行為。

鄒首民表示,各督查組已將上述問題反饋地方,并督促依法處理處罰并進行整改。環保部將繼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督促地方做好相關工作,同時歡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積極監督。

鞍鋼礦業兩年“上榜”7次

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后,按日連續計罰作為最有力的環保“武器”,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隨著新環保法的深入實施,按日連續計罰案件數量也快速增長,僅2015年11月,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90件,罰款數額達6452.03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環保部通報的31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中,同樣有4起按日連續計罰的處罰案例。

其中,湖北沙洋弘潤建材有限公司1號玻璃生產線超期試生產,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已建成脫硫除塵設施,脫硝設施正在施工,氮氧化物超標排放;2號生產線于2015年1月建成投產,脫硫脫硝除塵設施均未建成,污染物直接排放。沙洋縣環境保護局對其處以8萬元罰款,責令立即停止排污行為,并啟動按日連續計罰。

遼寧沈陽煉焦煤氣有限公司2座焦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標排放,當地環保部門對其按日處罰,共罰款107萬元。遼寧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4號和5號鍋爐未建設脫硝設施,氮氧化物超標排放,當地環保部門對其按日連續處罰,共罰款102萬元。遼寧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1號和2號鍋爐氮氧化物均超標排放,鞍山市環保局對該企業鍋爐超標問題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共罰款48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鞍鋼集團礦業公司作為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我國掌控鐵礦石資源最多、產量規模最大的冶金礦山龍頭企業,雖然秉承“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礦山”的發展理念,但近年在環境保護上卻表現不佳。記者粗略梳理2014年至今,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因環境問題已7次被環保部門點名。

馬軍表示,很多人認為環保問題只有小企業存在,實際上很多大型企業的下屬公司也存在很多環境問題,大型企業規模大,環境影響也大,且數量相對有限,如果從治理的角度出發,應該優先推動大企業切實改進。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

環保部對山西省運城市等59個地市(州)進行了重點督查。共抽查各類工業648家,部分企業仍存在違法排污,超標排放等,4家企業遭按日計罰。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按日計罰對解決長期以來環境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去年按日計罰金額達5億元左右,但是在部分企業長期違法問題上,按日計罰仍需進一步加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環保部 大氣污染 違法案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