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速創10年新低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10 20:30:17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日前發布了《2015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報告》稱,2015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估計全年表觀消費量為19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創近10年新低。

每經編輯 王辛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王辛夷

提起能源價格,很多讀者都對石油和煤炭價格的大幅下跌有所了解,卻并不知道天然氣也在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日前發布了《2015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2015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估計全年表觀消費量為19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創近10年新低。

在消費總量增長放緩的同時,對外依存度卻仍在上升。上述《報告》顯示,2015年,天然氣進口量達624億立方米,增長4.7%,對外依存度升至32.7%。

這一升一降的背后,是國內外兩個天然氣市場價格倒掛的現實,而在天然氣價格改革大步向前的背景下,今年的情況有望發生變化。

據《報告》預計,2016年,天然氣價格下調和環保趨嚴兩個因素,將拉動天然氣需求增速回升。預計天然氣需求量將突破2000億立方米。

 

2015年表觀消費量增長3.7%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天然氣作為較為清潔的化石能源,始終被當做是減排的手段,而非對象。

從2000到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速高達16.1%。在需求急速擴張的刺激下,各地天然氣投資大幅增長,產能相應提高。同樣是在這十年,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13%。

然而這種情況在近兩年里發生了變化。2014年,天然氣消費增速大幅降至8.6%,而2015年這個數字僅為3.7%。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智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幾年前很多企業都看好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進行了大量項目投資,雖然許多地方政府也在同步促進天然氣消費,但目前看到的結果是,還是產能的增長更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從中石化相關人員處獲悉,包括頁巖氣在內,中石化今年天然氣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以至于公司今年不得不對天然氣進行限產。

上述《報告》判斷,國內天然氣受壓產影響,估計全年產量為1318億立方米,增長3.5%,增速較上年下降3.1個百分點。

在能源這艘大船上,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的不僅僅是天然氣,可是站在中國的角度上,天然氣需求增長還有具體原因。

去年以來,國際油價和煤炭價格均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天然氣也緊隨其后進入了熊市。然而在我國,由于實現市場化的天然氣僅占總量的40%左右,大部分天然氣價格不能及時體現市場變化,和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氣的競爭力大幅下降。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在和可替代能源競爭時,天然氣價格已經失去了經濟性,很多原本已經實現“煤轉氣”的地區出現了回流。

 

2016年需求有望回升

也正是因為市場化程度不高,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倒掛現象長期存在,也就導致了國內市場供應過剩與進口量增長并存的現狀。

2015年,天然氣進口量達624億立方米,增長4.7%,雖然低于此前的7.4%,但對外依存度仍然上漲了0.5個百分點。

2013年和2014年,我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分別為31.6%、32.2%,而該數字在2007年還只有2%。

國家發改委在去年兩度下調了天然氣價格,并在11月確定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天然氣價格由原來的“限高”管理,變為圍繞基準門站價格的浮動管理。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進一步放松價格管制,增加價格彈性,留給供需雙方更多自主協商價格的空間,進而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和降價比起來,允許供需雙方對交易價格進行浮動,改革意義更為重大。

《報告》預計,2016年,天然氣價格下調和環保趨嚴兩個因素,將拉動天然氣需求增速回升。預計天然氣需求量將突破2000億立方米。由于國內儲氣調峰能力不足,夏季限產、冬季限供的問題仍可能發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天然氣 消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