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3-06 20:13:06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消息顯示:圍繞補短板、增后勁、促均衡、上水平,“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設置了23個專欄,共提出165項重大工程和項目。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將給中國帶來哪些變化?——從“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看中國發展步伐
新華社記者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勾勒了中國未來五年發展路線圖,其重點抓手之一是一大批涉及國計民生各領域的重大工程和項目。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消息顯示:圍繞補短板、增后勁、促均衡、上水平,“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設置了23個專欄,共提出165項重大工程和項目。代表委員們認為,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將搶占事關國家競爭力的戰略制高點,極大增強國家綜合實力。
【科技創新】科技創新2030——15個重大項目工程格外搶眼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規劃綱要草案強調“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
規劃綱要草案中新提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包含的15個重大項目、工程——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6個科技項目和種業自主創新、智能電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等9個工程。
“這些科技項目的確定,體現了目前科學界公認的重要科學問題和國家的重大需求。這些項目的實施也將證明中國有能力解決世界級難題,還將帶動不少產業的發展,如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將推動計算機、信息產業、機器人等與智能有關產業。”從事神經生物學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主任段樹民委員說。
重大人才工程,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旨在發現、培養、集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包括引進1萬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來華)創新創業,遴選支持1萬名左右急需緊缺的國內高層次人才,每年培訓百萬名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在全國建成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1000萬名高技能人才。
“科技創新,關鍵在人。這是一個著眼長遠、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工程,意義重大。”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工學部主任田中群委員說。
【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動——金融、新產業等8方面重大工程項目助力經濟升級
翻閱厚厚的規劃綱要草案,在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方面,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分布在金融、農業、高端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化、新型城鎮化、特殊類型地區、海洋等8個方面。
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出八大行動:既有把5G、先進傳感器和可穿戴設備等打造成新增長點,也有計劃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加速北斗、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還提出“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等目標。
“發展新能源汽車有望讓中國汽車行業由大變強,實現彎道超車,也有利于強化環保。”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表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有助于實現我國新舊動能的轉換,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從“確保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力爭10億畝”到“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億畝”,從“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到“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系統”……這些項目貫穿農業的方方面面。
信息化重大工程,則聚焦寬帶中國、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政務信息化、電子商務、網絡安全等新概念。
“全面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將能夠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并給百姓生活帶來便利。”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委員說。
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實施8個重大工程,包括“三個1億人”城鎮化、特色小城鎮、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美麗鄉村等。“這些工程相互聯系,體現了發展理念的調整,體現了新型城鎮化的未來方向。”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揭新民委員說。
【基礎設施】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筑牢交通、能源等領域基石開辟新空間
有廣泛的4G信號,才能有今天網購、微信等移動互聯網廣泛使用——這顯示出基礎設施的極端重要性。為強化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十三五”期間將實施交通建設、能源發展、水安全保障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
——高鐵領域,建設北京至香港(臺北)等8條高速鐵路通道,拓展區域連接線。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進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
——民用機場方面,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新增民用運輸機場50個以上。
——“四沿”通道、港航設施、城市群交通、農村交通、交通樞紐、智能交通等方面也將推出一系列重點工程。
——能源發展方面,將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新的核電項目,完善以西氣東輸、陜京線和川氣東送為主的天然氣骨干管網等。
——水安全保障方面,將完成434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等重大項目。
……
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常委吳鴻委員表示,這些重大工程的實施,將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綠色、互聯互通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能更好地發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生態環境】19個生態重大工程項目——推動綠色發展進入新境界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綱要草案顯示,生態環境領域將實施19個重大工程項目,其中5個聚焦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6個致力于環境治理保護,8個打造山水林田湖生態。
環境治理的重點行動包括:開展1000萬畝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和4000萬畝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建設5座中低放射性廢物處置場和1個高放射性廢物處理地下實驗室;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7萬平方公里;全國濕地面積不低于8億畝……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姜耀東委員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這是未來5年發展的重要目標,而主要手段就是要通過實施好這些大項目。
“這些重大工程緊扣當前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針對性強,目標清晰。”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委員認為,我們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要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民生改善】健康中國行動計劃——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
今后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規劃綱要草案中立足社會建設、民生改善,提出涉及脫貧攻堅、教育現代化、健康中國、公共服務、促進就業、社會關愛、文化等7個方面的重大工程和行動計劃,增強國家軟實力,讓老百姓通過民生改善更有獲得感。
在脫貧攻堅重點工程中,通過特色產業實現3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1000萬人轉移就業扶貧,1000萬貧困人口實施異地搬遷,改造建設百萬公里農村公路等重大工程,令人印象深刻。
農工黨江西省委會主委鄭小燕委員說,我國扶貧工作已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中國道路。“通過電商扶貧、光伏扶貧、鄉村旅游扶貧等特色產業和工作扶貧,脫貧工作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健康中國行動計劃提出的重大項目工程有: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降低10%;打造30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推動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青年體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等。
“這些目標不僅關注治療,還重視預防,為提升老百姓健康水平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來自寧夏的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委員說,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記者熊爭艷、白潔、于佳欣、余曉潔、白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