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3-06 20:51:18
全國人大代表、“85后”姑娘李欣蓉在今年兩會期間,和朋友在網絡上發起“眾籌”,光大家鄉古法紅糖,同時支持年輕人創業。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張鶯、李代祥)“大火開泡、小火撇泡、猛火蒸發、微火出糖……”在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用古法手工制作紅糖,歷史悠久,家喻戶曉。然而,這一傳統手工技藝,近些年來面臨失傳。全國人大代表、“85后”姑娘李欣蓉在今年兩會期間,和朋友在網絡上發起“眾籌”,光大家鄉古法紅糖,同時支持年輕人創業。
李欣蓉在忻城長大,又在這里做過“村官”,她忘不了用純甘蔗汁小火細熬出來的古法紅糖的滋味兒。為了將“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紅糖推向外界,深挖家鄉壯味特產,給沉寂的鄉村注入生機,當地一群創業青年人回到甘蔗田、糖坊,創立了一家食品公司,建立了加工廠,用傳統古法來煉制紅糖。
2014年,李欣蓉為了追求自己的公益夢想離開工作了6年的忻城農村,但她時刻關注著家鄉的小伙伴們。她說,看著這幾位新農業的“中國合伙人”,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這群年輕人眼下遇到了坎兒:他們堅持對農民送來的甘蔗采取現結現付,絕不拖欠一分蔗款,正為手頭資金周轉局促感到頭疼。
李欣蓉想到了網絡“眾籌”——網民可以支付10元表示“支持”,也可以支付98元預購,以此為紅糖提前找好買家,解決紅糖生產的后顧之憂,實現蔗農“產供銷”的精準對接,告別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困局。
“每籌到一份,我們將提供價值98元的原味手工紅糖一箱(六斤裝)作為回報,還將向欣緣微公益助學項目捐出10元錢,幫助貧困學生。”李欣蓉說。
5日晚,記者在他們的眾籌平臺看到,上線短短幾個小時已籌到1748元,34人參與眾籌。對此,李欣蓉既充滿期待又有些忐忑。能幫創業青年解決燃眉之急,是她最高興的事。
在今年的建議中,李欣蓉提出,貧困山區扶貧需要扶智、產業入駐,這樣“輸血”才能變“造血”。村里回來了年輕人,他們正為扶貧做著春風化雨般的努力,幫助他們,就是創造農村的未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