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22 15:01:05
不只是險企,銀行也加入了“封殺”P2P的隊伍行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某家跟P2P平臺有資金合作協議的銀行開始調整戰略,不再跟合作的P2P平臺簽訂資金存管協議,取而代之的是資金管理合同。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記者 袁園
不只是險企,銀行也加入了“封殺”P2P的隊伍行列?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某家跟P2P平臺有資金合作協議的銀行開始調整戰略,不再跟合作的P2P平臺簽訂資金存管協議,取而代之的是資金管理合同。
對此,某知情人士表示,上述行為并非完全屬實,銀行內部確實放慢了合作的腳步,這也是跟當下互聯網金融的大環境有關,并非是收緊與P2P的業務合作。
資金管理合同代替存管?
“跟之前積極牽手P2P不同,傳統金融對P2P的態度開始謹慎起來,合作也一拖再拖。”某P2P平臺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之前跟某銀行的合作被一拖再拖,資金存管的合同被更換為資金管理合同。
上述人士介紹,銀行方面不僅嚴格要求P2P平臺呈現的頁面內容,還對P2P平臺的宣傳信息也嚴格審核,嚴禁過分夸大和宣傳合作業務。“對方要求即使接入,所有對外宣傳也均不能提及該行,相當于不告訴投資人我們進行了資金存管。”
某家傳出欲與上述某銀行合作的平臺也表示,某銀行的資金存管業務洽談時間較長,具體工作推進緩慢,所以最終放棄了這方面的合作。
對于上述P2P平臺反映的事情,某銀行從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業務部門確實在放緩這方面的業務,這也跟企業戰略和當下的互聯網金融環境有關。“現在銀行觀望的原因只是等(網貸行業)監管細則落地,細則不出來,銀行也不太敢放開去做。”
然而,對于簽訂資金管理合同的事情,上述人士表示并不清楚,也未聽說有這類事情發生。
防范風險或是主因
雖然上述事情并未得到確切認可,但業內人士對于資金存管協議和資金管理合同的不同卻給出了答案。
“資金存管協議是實現了‘真存管’,實現用戶資金與平臺運營資金的隔離,每一位用戶都將開通獨立的銀行存管虛擬賬戶,銀行會對所有用戶的交易與資金流水進行簿記,以此實現賬戶的獨立管理,避免平臺進行挪用。”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資金存管模式下,用戶的每筆投資行為均需由用戶發起交易指令,銀行按照指令進行資金劃轉。在所有涉及資金流轉的環節,如充值、投資、提現等,用戶操作時都需要跳轉至銀行頁面進行密碼驗證,確保根據用戶真實意愿進行交易。所有用戶設置的交易密碼由銀行管理,平臺無法觸碰。
而資金管理的內容和范圍卻很窄。唐學慶指出,如果僅是資金管理,管理方不具備上述義務,平臺僅需在存管方開設賬戶仍可自由支配資金。這樣并不能實現資金與P2P平臺的隔離,也就起不到保護投資者的目的。在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一個賬戶存放自有資金,不屬于資金存管范疇,是“偽存管”。
二者的區別顯而易見,但P2P平臺需要銀行來做資金存管也是必須去做的。那么,導致某些銀行拒絕P2P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問題的關鍵還是P2P平臺的風險太高,也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平臺,尤其是在現在這樣一個風險高發期,相關監管文件也未給出明確的責任劃分,銀行對這樣的合作必須謹慎。而且,有一些平臺借助跟銀行的合作大力宣傳、誤導投資者,出現問題之后,投資者就會把問題轉移給傳統金融,這嚴重影響了傳統金融的名譽。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初至今已有232家P2P平臺出現跑路、停業、提現困難等問題,還有一些平臺則是由經偵直接介入。
“在具體的監管細則出臺之前,傳統金融對于跟P2P的合作可能都會比較謹慎,流程也會很麻煩,但這些并不是針對某些平臺,而是為了防范風險。”上述銀行業內人士表示。
編輯:姚祥云 審核:姚茂敦 終審:向江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