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中概股借殼回歸A股 31股最可能成殼

證券時報 2016-04-07 13:43:08

中概股回A熱潮再起,誰最有可能成下一個被借殼對象?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中概股回A熱潮再起,誰最有可能成下一個被借殼對象?

優酷土豆完成私有化,成為阿里子公司,古永鏘表示,私有化后,目標是三年之內在國內上市(可能借殼)。

如家酒店集團完成私有化,與首旅酒店(開曼)完成合并,成首旅酒店控股子公司。

中概股回歸A股熱潮再起。

新一波中概股私有化熱潮之所以出現,政策方面的變化是外因,如去年國務院表態將研究鼓勵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在境內上市,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更為直接的,或許是美股和A股之間巨大的估值差異,使得A股的“誘惑”難以抗拒。

中概股的回歸一般需經歷在美退市(私有化)、拆除VIE結構、國內上市或間接上市(IPO、借殼、或被A股公司收購)三個步驟。由于目前戰略新興版暫緩,直接IPO上市難度加大,而被A股公司收購的情形不具有代表性(目前僅出現首旅酒店收購如家等極少案例),借殼A股上市無疑仍最具有可行性。

中概股青睞的殼公司樣本剖析:

據證券時報網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宏達新材(002211)、七喜控股(002027)、飛樂股份、銀潤投資(000526)、世紀游輪(002558)、萬里股份(600847)、金磊股份等A股公司成為中概股借殼對象,有的已成功完成借殼,并已改名,如飛樂股份、金磊股份,有的曾是借殼談判對象,不過最終夭折,如宏達新材。

中概股借殼回歸A股 31股最可能成殼

由于絕大多數公司都是在2015年成為借殼對象,我們認為公司2014年底的情況,對分析借殼標的的特征最具說服力。

總的來說,我們發現多數這些被借殼公司具有規模較小,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等特點。

主要特征一:公司規模較小、市值較低

規模較小、市值較低可能有助于降低借殼成本。

上述殼公司中,多數在被借殼前市值較低,表中的8家公司有7家在2014年底總市值低于100億元,5家公司總市值低于40億元,業內甚至認為20億是一個最理想的規模。

主要特征二:經營狀況不佳

相較于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的公司有更大的賣殼意愿。但值得注意的是,被借殼標的中,虧損的公司也很少見。

上述公司中,超過半數公司2014年底每股收益在0.1元以下,其中最低的萬里股份當年每股收益僅0.01元。

此外,截至2014年底,半數公司三年的凈利復合增長率為負值。

主要特征三: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

相較于實際控制人為法人的A股公司,與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的公司談判、交流可能更為便利,借殼時所走流程更為簡潔,無需一些繁瑣的層級審批。因而在選擇借殼標的時,中概股更加青睞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的公司。

潛在借殼對象

按照上述標準,我們篩選出最新市值低于50億元,2015年每股收益低于0.1元(但為正值)、近三年凈利復合增長率為負值,且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的公司(已剔除ST公司和退市博元),共31家,僅供參考。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概股借殼回歸A股 31股最可能成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