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疫苗新政打碎全國最大代理平臺夢 沃森生物逾11億投資效果恐打折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8 00:52:42

山東非法疫苗案給沃森生物帶來的沖擊波可能比預想的更強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為了取得寧波普諾、山東實杰、圣泰藥業、瑞爾盟以及重慶倍寧幾家公司的股權,沃森生物前后總計花費了11.17億元。有分析認為,盡管這些企業仍然可以從事疫苗配送業務,但藥品冷鏈毛利率很低,業績會受到很大影響。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鄢銀嬋

山東非法疫苗案給沃森生物(300142,SZ)帶來的沖擊波可能比預想的更強。

近日,《國務院關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發布施行,改革了第二類疫苗的流通方式,取消疫苗批發企業經營疫苗的環節。

在沃森生物子公司中,寧波普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普諾)、山東實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實杰)、圣泰(莆田)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泰藥業)、北京瑞爾盟生物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爾盟)以及重慶倍寧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倍寧)的主營業務均為生物制品代理銷售。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為了取得上述幾家公司的股權,沃森生物前后總計花費了11.17億元。有分析認為,新政之下,盡管這些企業仍然可以從事疫苗配送業務,但藥品冷鏈毛利率很低,上述公司的業績會受到很大影響。對沃森生物來說,這顯然是一道難題。

沃森生物方面表示,目前尚無法完整判斷上述新政對公司造成的影響。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向公司發去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疫苗代理業務受限

4月2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上述《決定》,明確二類疫苗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在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集中采購,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疫苗生產企業采購后供應給本行政區域的接種單位,疫苗生產企業應當直接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配送二類疫苗,或者委托具備冷鏈儲存、運輸條件的企業配送。

上述新政的施行,使得疫苗批發經營生意就此成為歷史,也讓國內大批疫苗流通類公司陷入困境。

沃森生物曾表示,自2013年以來,公司陸續收購了山東實杰、寧波普諾、圣泰藥業和重慶倍寧四家生物制品流通企業100%股權,其營銷能力得到整體提高,生物制品代理業務已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板塊。

那么,疫苗代理業務對沃森生物究竟有多重要?據公司2014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總營收為7.19億元,營業利潤為1.28億元。其中,代理疫苗銷售量為460.3萬劑,實現營收3.46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為48.12%,營業利潤為9900.85萬元。在2015半年報中,沃森生物披露其總營收為4.13億元,代理疫苗產品的營業收入為2.22億元,占比高達53.75%。

“新政實施后,代理業務的收入會大幅下滑,這是必然的。”一名投資者在沃森生物股吧中表示。

此外,疫苗事件的罰單已落地,沃森生物子公司山東實杰及圣泰藥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被吊銷。

事實上,沃森生物近年來在打造疫苗流通大平臺上下了不少工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其先后總計花費11.17億元收購了寧波普諾、山東實杰、圣泰藥業、瑞爾盟以及重慶倍寧的股權。此外,還于去年5月由山東實杰整合重慶倍寧、寧波普諾和圣泰藥業,欲打造全國最大的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代理銷售渠道平臺。今年3月,山東實杰又簽署了收購河南金鼎全部股權的框架協議,后者為博雅生物等9家疫苗生產企業的區域授權代理商。

多名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在新政之下,上述生物制品流通企業還能經營除疫苗外的其他生物制品,但失去了疫苗經銷這一主打業務,也宣告了沃森生物打造最大疫苗代理平臺夢破碎,其超過11億元的投資效果將打折扣。

苗競疫爭激烈沖擊業績

“二類疫苗經營被禁,令沃森生物利潤增長更為艱難。”醫藥分析師甘翔表示,根據新政,原來從事疫苗經營活動的批發企業,只要具備冷鏈儲運的條件,仍然可以作為配送主體承擔疫苗配送業務,但這并不容易。

記者了解到,醫藥冷鏈物流不賺錢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迪安診斷2015年報顯示,其冷鏈物流的毛利率為-46.56%;另一家流通企業泰凌醫藥的疫苗冷鏈物流毛利率也一直徘徊在7%左右。

事實上,即使沒有牽扯進山東非法疫苗案,沃森生物的業績已顯低迷之態。公司201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200萬~4700萬元;在更早之前發布的2015年業績快報中,凈利潤虧損3.89億元,同比下滑371.48%。

記者梳理年報發現,2014年,沃森生物實現凈利潤為1.43億元,但拋開出售大安制藥46%股權所獲得的6.348億元收益,也難逃巨虧命運;2013年,公司凈利潤為4789.31萬元,同比下滑79.43%。

甘翔分析稱,“2012年以來,公司開始致力于疫苗、血液制品、單抗三大板塊的‘大生物’戰略,但轉型有些不順利。”

此外,沃森生物近年自產疫苗批簽量也有所下滑。公司2015年三季報顯示,Hib(頂灌封)、AC結合疫苗、ACYW135多糖疫苗的批簽發量均同比減少了49.91%和100%、11.32%;2014年報中,上述三個產品的批簽量同比下滑了60.61%、24.78%和75.89%。

沃森生物亦坦言,公司目前上市的產品均非獨家品種,傳統疫苗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都將對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銷售價格造成不利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疫苗新政 沃森生物投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