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5-05 20:08:4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同行相比,金融街對去年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流出所作出的解釋,仍難掩其模式背后的轉型困局。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說到金融街,曾被眾多券商追捧為地產股“五朵金花”之一,但當下會否名實相副?
日前,金融街(000402,SZ)對外披露2015年年報,但多項業績亮紅燈,比如公司實現營收155.6億元,同比下滑逾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2.5億元,同比下降約23%,尤其是經營現金大幅流出大約128.4億元,同比上升大約3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同行相比,金融街對去年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流出所作出的解釋,仍難掩其模式背后的轉型困局。
金融街模式首遭業績之憂
去年,金融街賬面現金大約85.4億元,同比微增不足5億元,但去年短期負債高達152.5億元,同比暴增大約100億元。
2014年下半年以來,地產股再融資開閘,尤其是去年金融街對外融資177億元。但就其而言,一方面是增持和地產擴張需消耗資金,另一方面是賬面現金難以覆蓋掉短期借款,對其資金鏈壓力不容小覷。
16年前,北京金融街集團借殼重慶華亞紙業,將“北京金融城”業務模式推向資本市場,一度成為地產股中的“五朵金花”之一。
2010年,金融街借殼上市迎來10周年這一重要節點,開始調轉發展模式,由最初單純的土地開發向房地產開發轉變,再由房地產開發向“房地產開發+持有經營”轉變,逐漸形成具有金融街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
記者注意到,與住宅市場較受多輪樓市調控的深刻影響,商業地產卻一路狂飆,迎來“井噴式”發展,比如金融街除了北京大本營之外,加速向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惠州等城市擴張。
從金融街財報來看,2010年至2012年該公司營收與凈利潤均同步穩健增長,尤其是前兩年凈利潤增幅要高于營收增幅,2012年營收增幅反超凈利潤增幅。彼時,金融街一直以中國商務地產領導者自居。
不過,商業地產“井噴式”爆發也帶來了更多二線城市高空置率,基于其不同于住宅產品高周轉率的特性,比如反映到金融街2014年財報上,即為營收增幅10.8%,凈利潤微增1.24%,但去年多項業績指標集體下滑,較為罕見。
記者還發現,去年,金融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實現凈利潤僅為6億元,同比下滑高達70.9%。今年一季度,金融街實現營收43億元,同比增幅237%,基于銷售簽約與回款增加,經營性現金流入顯著增加,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7.8億元,同比下滑2.21%。
依此來看,金融街今年一季度明顯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被動局面,金融街某區域一位營銷中層表示,與不少房企一樣,他們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區域分化越來越大,加劇了其擴張風險。
記者向金融街董辦發去了采訪提綱,對方答應及時回復,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相關回復。
商務地產商何以突圍?
相對而言,立足于“上海金融城”而上市的陸家嘴(600633,SH),同樣主打商務地產開發與租賃,卻是另一番發展景象。
去年,陸家嘴實現營收56.3億元,同比增長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19億元,同比增長18.6%,經營現金流由2014年凈流出近10億元轉為凈流入33億元。
記者發現,從近幾年來看,陸家嘴的營收、凈利潤、經營凈現金流入(除去2014年經營凈現金為流出)等關鍵指標均較為穩健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其深耕上海CBD等核心片區,明顯不同于金融街全國化擴張。
2015年,陸家嘴自持物業總建筑面積為154 萬平方米,尤其是優質甲級寫字樓自持逾百萬平方米,其中房地產租賃毛利率83.7%,但陸家嘴竣工、新開工與續建項目合計總建筑面積逾232萬平方米,去年地產開發毛利率42%。
去年,金融街自持物業總建筑面積為61.6萬平方米,其中寫字樓占了近40萬平方米,毛利率接近92%,而金融街儲備地產開發規劃總建筑面積914萬平方米,其中去年新開工與竣工面積累計278萬平方米,但地產開發毛利率僅為25.7%。
依此來看,金融街與陸家嘴作為國內商務地產標桿房企,高毛利率的商業租賃模式應是主流,但當前兩家自持量雖然仍在上漲,但相對于其較低毛利率的地產開發所占比重來說,仍然相對較低,特別是金融街表現較為明顯。
陸家嘴對外表示,從長期發展而言,融資模式單一和持有型物業占有大量資金,會導致資金鏈趨緊,影響規模化拓展,應變單純“同質擴大”為關聯產業“異質擴張”,向商業零售、金融投資擴張。
記者從金融街2015年財報發現,其新戰略是想從商務地產向住宅地產等細分領域跨界經營,但就當前地產股跨界情況來看,多數轉型實際成效并不明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