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0 01:36:32
記者注意到,5月7日有私募在朋友圈表示,唐人神因為并購標的的業績真實性問題,購買資產事項未獲證監會通過,而天晟新材的并購重組獲得有條件通過,其審核意見主要是補充披露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穩定性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唐人神并購事件的出現,在私募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注意到,5月7日有私募在朋友圈表示,唐人神因為并購標的的業績真實性問題,購買資產事項未獲證監會通過,而天晟新材的并購重組獲得有條件通過,其審核意見主要是補充披露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穩定性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家公司均涉及并購標的的盈利問題,而業績真實性的提法還是首次被提到,這說明監管層對并購重組的監管在不斷加強。
對此私募人士指出,隨著并購重組難度增大,許多私募投資機構項目退出的快速通道受阻,這也意味著,參與并購項目的私募退出難度也在增大,所以必須找到有較強盈利能力的標的才是硬道理。
并購重組各方監管趨嚴
記者從證監會網站獲悉,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委的2016年第29次會議中,富春通信、天晟新材、航天電子、唐人神購買資產事宜于4月27日上會。其中富春通信和唐人神未獲通過,天晟新材的并購重組獲得有條件通過。記者注意到,富春通信的審核意見為:標的公司核心知識產權涉訴,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四款的相關規定。
而唐人神未獲通過的審核意見為:根據申請材料所披露的信息,無法判斷本次重組標的公司之一比利美英偉業績的真實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條的相關規定。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唐人神和天晟新材均是涉及并購標的的盈利問題,其中唐人神涉及標的公司業績的真實性,而天晟新材涉及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穩定性的風險。其中“業績真實性”的提法還是第一次看到,唐人神并購未獲通過正與之有關。市場似乎聞到了并購重組審核趨嚴的味道,尤其是這個消息對參與并購的私募影響尤其重大。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告訴記者,上市公司+并購基金的模式是天堂硅谷首創,之后這一模式被很多私募復制,而其收益一般分為兩種,首先是上市公司重組完成后公司市值迅速擴大,一般都會出現幾個連續漲停。此外,在重組之前,一些私募機構會從二級市場上先行買入被重組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通過大股東協議轉讓的方式獲得二級市場的股票,通過二級市場賺錢,這塊利潤非常可觀,當然也要通過多種方式規避監管。
實際上,私募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主要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以并購基金的形式,從前期就開始選擇、推薦并購項目,或者是幫助被并購企業做并購前的整理,使之符合被收購的要求。第二種是等到上市公司的并購方案確定以后,作為投資人,與其他機構一起參與定增報價,而定向增發是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就前者而言,由于私募對細分行業了解,掌握并購標的資源,是私募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天堂硅谷目前的模式。
也有私募表示,政策導向上,證監會最近特別關注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履行業績承諾的能力。這就是鼓勵并購重組的前提下,加強事中監管,看你通過并購重組之后的表現。在這樣的背景下,純講故事、畫餅或者拼盤搞重組的就不行了。
私募并購項目退出難度加大
福建一位從事并購的私募老總告訴記者,他公司目前產品分成三類:分別為投資二級市場、并購重組以及投資一級、一級半市場的PE基金,而后面二者占據整個業務的60%以上,規模在30億元左右。他告訴記者,由于存在巨大的利潤,所以私募機構參與并購重組的動力是不言而喻的。實際上包括九鼎投資、廣東新價值等很多私募都在做并購業務。
他還表示,隨著并購重組需求增加、難度增大,許多私募投資機構項目退出的“快速通道”受阻,這對私募投資機構的投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投資有較強盈利能力的標的才能順利退出。而在之前,由于并購重組較IPO在定價機制、審核難度、審核期限上具有較大便利和優勢,并購重組成為私募投資機構青睞的退出方式,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上市公司的并購合作模式就受到市場熱捧。
實際上,記者近來在私募朋友圈發現,有不只5家上市公司定增產品信息被發布到私募朋友圈,而且該信息至少被連續發布30多天,至于有沒有人參與就不知情了。并且這些定增產品都是被拆分為100萬元的小額度來進行分銷,要是放到之前,這些定增產品肯定是搶手貨,而到了現在卻被分拆售賣。
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其背后的原因首先就是監管趨嚴,利潤空間越來越薄。其次是定增項目也越來越多,不再是稀缺品了。第三就是目前二級市場經過多輪下跌,出現定增價格和市場價格倒掛的現象。第四就是從監管動向來看,針對定增市場,從嚴查結構化產品到鼓勵一年期定增產品市價發行,再到最新的3年期定增產品“七折底價”發行,這樣的定增項目安全墊不高,還不如在二級市場直接購買,不用受鎖定期的束縛。
業績補償不容“紙上談兵”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記者注意到,由于涉及各方利益,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過程中,標的資產估值“任性”的現象比比皆是,并購后遺癥頻發也屢見不鮮,這是監管層重點關注并購標的高估值的動因之一。不過,在巨大利益面前,重組當事各方千方百計試圖力證其估值的合理性。
記者注意到,高估值往往伴隨著業績承諾,但真到兌現時,守信的公司,花些小錢填上窟窿;耍賴的公司,屢屢念起“拖字訣”,而最終受損害的往往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而在諸多問詢函中,監管層就業績承諾不時對相關方提出了措辭較為嚴厲的問詢。基于市場對于并購標的高估值的疑慮,相關方往往意圖通過業績承諾以及補償來打消這種疑慮,但其真實性尚需考量,監管層加以關注在所難免。
據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報看,尤洛卡、興發集團、銀星能源等27家上市公司未能完成當初的業績承諾;2014年度和2015年度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的有2家,分別為斯太爾、中安消。其中2014年度,星星科技、天業股份、長信科技等12家公司沒有完成盈利承諾。這一現象已引起市場和監管部門注意,出于保護中小投資者和規范市場的考慮,監管層加強對并購重組的審核必不可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