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7 01:21:20
去年下半年以來,P2P行業部分平臺出現兌付問題乃至跑路,與P2P關系不大的線下理財公司風險集中暴露,加劇了P2P行業的“信任危機”,與此同時,引發了監管層對P2P行業的“整治”。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去年下半年以來,P2P行業部分平臺出現兌付問題乃至跑路,與P2P關系不大的線下理財公司風險集中暴露,加劇了P2P行業的“信任危機”,與此同時,引發了監管層對P2P行業的“整治”。
在經歷了熱火朝天的融資浪潮之后,在相關行業細則尚未出臺的情況之下,風投對P2P行業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其中,有的選擇觀望,有的謹慎前行,行業融資目前處于相對冷寂時期。而那些錯過了資本風口的P2P平臺,他們將怎么辦?其行業發展又會出現什么趨勢?
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在經歷“整治”時期,P2P網貸平臺也從原來的融資高潮逐漸回歸平淡。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對P2P網貸平臺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
“原來經常有風投來找我們了解網貸平臺的情況,想了解這個行業或者投資這個行業,但是現在已經很少了。”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最近在深圳市福田區網貸協會發起人籌備大會上表示,現在他們主動去路演,但是風投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相比去年,今年前幾個月傳出融資的網貸平臺數量非常少。“風頭過了,資本市場肯定也會很謹慎的。”一位P2P網貸行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情況是,P2P行業格局已經初定,所以不會有之前那么頻繁的融資,但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并購。
風投態度謹慎
雖然沒有精確的數據統計,但是業內人士明顯感覺到,P2P行業的融資已經變得非常不容易。
事實上,從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前幾個月,P2P行業融資的新聞還不絕于耳,天使輪、A輪或B輪,也有部分平臺融資宣布C輪融資,行業熱度空前。
“行業最熱的一段時間,經常會有風投機構來找我們了解情況,或者想讓我們介紹平臺。”朱明春表示,平臺對外談估值的時候,要價也非常高。曾經還有風投抱怨,去談一些好的P2P平臺,一個月價格就漲了好幾倍,每一個月的價格就不一樣,有時候甚至出差一趟價格也有所變化。
在P2P行業風頭最盛的一段時間,媒體、資本市場、各大論壇都可以看到熱議P2P,稍具規模的P2P平臺或多或少都會接待幾家風投機構,談入股或者談收購。
不過,這種情況在去年10月以后明顯發生了變化。從公開信息來看,除了一些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諸如陸金所、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不斷在宣布融資信息以外,一些規模比較小的P2P平臺融資的消息已經非常少見。
“現在經常會帶著P2P平臺主動去參加路演,但是風投的變化已經發生了,說我們不投了。”朱明春表示,風投現在已經不太關注網貸行業了。
萬家兄弟總經理董博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還是有很多平臺希望能夠融資,即使估值低一些也希望能夠拿到資金繼續運營下去,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能融到資了。“現在的這種形勢,風投可能也會比較謹慎,不太愿意進來。”他表示。
行業格局初定
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現在冷對P2P行業,主要還是P2P行業目前正處在整治期,正式的行業監管政策還未出臺,所以資本不敢盲目地進入。
去年下半年以來,除了P2P行業自身部分平臺出現兌付問題乃至跑路,與P2P關系不大的線下理財公司風險的集中暴露,也加劇了P2P行業的“信任危機”。如“中晉系”等事件不斷爆發,雖然這些機構都是打著互聯網金融的幌子在進行涉嫌非法集資的活動,但是事件爆發之后對整個P2P行業的形象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一方面,監管部門也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大的整治;另一方面,雖然之前已經出臺過相關規定,但是正式的監管政策遲遲未出臺。
深圳地區一位P2P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平臺如果在之前風投最勁的時候獲得融資,在目前情況下可能也會比較困難。不過他認為,這并不是意味著這個行業已經全無機會,還是有一些資本在關注這個行業,只是目前可能還在觀望。
民貸天下CEO陳挺則認為,并非P2P融資難度增加,而是P2P市場格局初定。其實每個領域都是如此。前期可能會有很多平臺都能拿到投資,也炒得很火熱,但是在經歷了發展之后,就會有一家比較大,風投當然也可以再投資其他的平臺,但是燒錢的成本太高,而且成功概率太小,所以才會冷下來,“所以我對P2P平臺的判斷也同樣如此,P2P行業的格局其實已經初定了,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就是比較大規模的并購了。”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雖然數量比較少,但也并不是沒有P2P機構獲得融資,比如理財范宣布獲得了C輪融資。
董博淳也認為,未來平臺的機會還是有的,比如行業里面有實力的平臺,可能會去并購,或者產業資金也會進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