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供給側改革進入第二階段 解決結構性問題要做“加減法”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23 01:04:50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5月以來,高層的具體思路和頂層設計已經十分明晰。對此,滕泰認為,供給側結構改革已經抓住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央指導思想的逐步完善,改革目前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胡健

5月尚未真正入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話題卻已火得發燙。一季度經濟數據反彈的余溫猶存,4月金融和經濟數據的全面下調證偽了市場上喧囂塵上的經濟反彈論調,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發聲,明確給出L型的走勢判斷。

各種數據背后,更應該看到的是宏觀管理和調控方式的改變,由于結構性問題的凸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取代了以往的短期宏觀調控思路,成為政策旋律中的主基調。

習近平總書記定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

半年多來,供給側改革已從一個理論方向蝶變為可落地執行的行動方案。不難判斷,未來一些領域將會重點發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遍訪專家,欲為讀者詳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施工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加速落地期。

5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深改組第二十四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通過了《各地區以改革舉措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5月以來,高層的具體思路和頂層設計已經十分明晰。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表示,供需結構錯配是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現為過剩產能處置緩慢,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供給側結構調整受到體制機制制約。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脈大國醫療”圓桌會議間隙專訪了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這位曾參加總理座談會的經濟學家長期關注供給側改革。

他認為,供給側結構改革已經抓住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但是要把它落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落實到地方政府,落實到各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談現狀:改革已進入第二階段

NBD: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近成為高頻詞,它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在哪里?

滕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就是供給結構老化。2008年、2009年兩年,中美兩國的經濟都比較艱難,但為什么在2010年以后,美國和中國的經濟走勢出現了明顯的不同,美國經濟靠什么迅速走出衰退,中國經濟又為何出現連續6年下行?

實際上,盡管美國搞了量化寬松,但真正推動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是以蘋果產業鏈為代表的新供給、新需求、新動力。2010年以后,以蘋果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產業和移動互聯進入全面的新供給擴張階段,帶動了美國消費的復蘇、投資的復蘇以及出口的比較大的反彈。所以2010年以后,美國經濟逐步走出了衰退,走出了危機,進入一個上升周期,重新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中國經濟為什么欲振乏力?就是因為有太多的產業處于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的階段。美國的經濟有79%都是軟產業,都是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知識產業、金融產業和各種其他服務業。而中國軟產業占比不足50%,其他的都是制造業。而在制造業里面又絕大部分以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或者供給老化、供給成熟的產業為代表,過去房地產、汽車、鋼鐵、煤炭等產業曾經拉動了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但是同時也是2010年以后造成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不振的原因。

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只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才能引領中國經濟開啟增長新周期。

NBD: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狀是什么?各界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

滕泰:在我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提出以后,經歷了兩個階段:概念提出、熱議、摸索階段和指導思想統一、完善、政策落實階段。

去年11月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剛剛提出時是第一個階段。中央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度重視,學界熱議供給側改革,大部分停留在概念和理論炒作階段。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央指導思想的逐步完善,目前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中央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導思想的闡述逐漸清晰;部委從相互觀察研究,到落實到自身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地方政府從霧里看花,到開始結合各省市地方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逐步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學界從剛提出時的一哄而上,到目前理論逐步清晰,研究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落實措施。

我們十幾年來,一直通過刺激投資、消費、出口來拉動經濟,而在當前階段和未來幾年里,要更多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改革已經抓住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但是要把它落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落實到地方政府,落實到各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談路徑:結構轉型要做“加減法”

NBD:“三去一降一補”是當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這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滕泰: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供給側改革?去產能不是指把過剩產業給關了,而是要引導要素轉移到新的領域里,才算是完成供給側改革;房地產去庫存解決的辦法實際上在需求側,要通過刺激需求,把房子賣掉。

簡單把過剩的企業關掉并不算供給側改革的完成,將“老供給的生產要素轉移到新供給”才是真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過剩產能行業的勞動者和資金轉移到新興產業,這才叫結構性轉變的完成。

“新供給、新動能”與“去產能、去庫存”是向同方向并排而行的兩條河流,只有它們匯聚成一條河流的一天,中國才能真正完成經濟結構轉型。

供給側改革應該推向更深的層次,即怎么放松壟斷、減少管制、減少行政審批、減稅、降低融資成本,要從五大要素角度,從醫療、教育、金融、交通等各個行業入手進行體制改革。

NBD: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候也提到供給與需求的錯配問題,您怎么看這背后的矛盾?

滕泰:事實上,早在2015年的11月19日,國務院已經發文,提出培育新供給、新動力、新動能是供給側改革未來的重點。供給側改革絕對不是簡單地做減法,讓經濟減速,而是要穩增長,為經濟注入新動能,要把供給老化、供給過剩的產業的生產要素,人口、土地、資源轉移到新興產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很多領域都有施展空間,越是供給抑制嚴重的領域,供給價格越高,供給效率和質量越低,改革的空間也越大。

比如,今年的“號販子”等事件就凸顯出中國醫療供給矛盾異常突出,相比于廣大百姓剛性增長的醫療需求,中國醫療資源不但總量供給嚴重不足,而且供給結構扭曲,一些供給嚴重短缺的領域被低端劣質供給趁機占領。

就此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放松制度供給約束,解除要素供給抑制,讓人才、土地、資金、技術、管理等要素能夠有序流入醫療服務領域,解決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場規則和監管體系,形成優勝劣汰的正向淘汰機制,促進新供給和優質供給形成,淘汰劣質醫療供給,解決供給結構問題。

●談策略:解除供給約束與抑制

NBD:您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有何短期建議?

滕泰:從短期來看,要放松三大供給約束,即高行政成本約束、高稅收成本約束以及高融資成本約束。一方面通過減少行政審批、放松管制、不斷減少壟斷,放松直接供給約束,增加有效供給,促進市場競爭,提升供給質量,最終促進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使資金供需渠道更通暢。

另一方面,不斷降低稅負成本、融資成本等價格因素,不斷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放松間接成本約束。如按照70萬億元的企業貸款規模推算,每降低一個點的融資成本,企業的盈利就增加7000億元。

總之,每取消一批行政審批、行政管制和壟斷,就會形成一批新的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每降低一個百分點的稅收,每降低一個百分點的融資成本,就會有上百萬家企業扭虧為盈、煥發出勃勃生機,將極大釋放生產力,為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提供保障。

NBD:包括企業減負、“營改增”等措施已經開始落地,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保持向上動能應該如何著眼?

滕泰:當一輛汽車在不停減速的時候,駕駛員把油門踩到底,卻發現這個汽車還在減速,怎么辦?停下來看看發動機!什么是油門?投資、消費、出口。什么是發動機?供給側的五大財富源泉。

從長期來看,要解除五大財富源泉的供給抑制。通過解除對人口和勞動的供給抑制,提高勞動供給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解除對土地的供給抑制,提高資源的供給效率,降低地租和資源的成本;解除金融抑制,提供金融供給效率,降低資金成本;解除創新抑制,提高創新效率,降低技術成本;解除制度抑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就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

就拿勞動力要素來說,目前全面二孩已經放開,但戶籍制度改革還要繼續推動,人口流動也是財富的源泉。

農村的人均GDP和城市人均GDP相差有五倍之多,這意味著,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工作的人,對經濟的貢獻增加四倍。任何一個人從低效率部門到高效率部門的轉移都是財富的增長,所以,要考慮如何通過人口,通過戶籍制度改革,促進中國的財富增長。

我們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不能過度悲觀的,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方向,中國經濟有望在觸底以后開啟新的、更長的經濟增長周期。

精彩觀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提出以后,經歷了兩個階段:概念提出、熱議、摸索階段和指導思想統一、完善、政策落實階段。

◎“新供給、新動能”與“去產能、去庫存”是向同方向并排而行的兩條河流,只有它們匯聚成一條河流的一天,中國才能真正完成經濟結構轉型。

◎供給側結構改革已經抓住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但是要把它落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落實到地方政府,落實到各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