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鄭眼看盤:臨近月末 持續上漲難度不小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24 00:55:2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一A股普漲,但權重股略弱。截至收盤,權重股占比較大的滬綜指小漲0.64%至2843.65點,權重、題材占比較均衡的深綜指大漲1.45%至1820.99點。此外,中小創兩綜指分別漲1.54%和1.98%。昨內盤黑色系商品暴跌,但鋼鐵、煤炭類股多數上漲,并未受到特別影響。

昨各類股指的成交額均有些放大,只是放大的程度仍不能令人滿意,這一般暗示市場仍謹慎,追高意愿不足。昨次新股表現較好,這也正體現出“弱市炒新”的特征。

A股的上漲或許與近期調整頗多且周末時段管理層并未釋出任何利空相關,亦可能與美元暫緩升值勢頭相關。由大多數個股漲時有氣無力特征看,A股能否進一步上漲或取決于基本面有無重大利好,或取決于央行月末貨幣投放是否充足。

本周為月末最后一個完整周,通常資金面不會太好,所以市場持續上漲的難度不小,持籌的投資者理應注意這個月末特征。我認為,如果投資者持倉過重且手中持股正巧沖得過猛,那么在本周余下的時間內一般應尋找機會逢高減持,或者是嘗試于高位拋售,而相對低點撿回。

“高拋低吸”幾乎等同于廢話,可問題是當前的大盤實在是缺乏激情,絕大多數高拋的個股明顯都有撿回的機會,所以就概率角度講,我認為如今提示“高拋低吸”還是有些意義的。

就中線走勢看,我認為大盤在跌了一年后有機會產生些像樣反彈,只是這樣的反彈很難僅靠市場內生力量產生。當前的市場沒多少增量資金參與,市場格局不利于理性投資者入市,所以也只能指望較大的政策利好推動。

當前妨礙理性投資者入市或追加資金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國家隊在股市的“流連忘返”,二是巨量非流通股解禁。由短期看,這兩個麻煩似乎是無解的。

就長線走勢看,A股應仍處熊市中,雖然熊市中也有反彈。近期關于券商裁員新聞較多,但其實真正熊市末段的新聞并非裁員,而是“批量倒閉”。

當然了,股市只要還開著,那么牛市也總是有的,但我猜測,未來的牛市恐怕會與以往的牛市不同,很有可能對應著制度上的“顛覆性改革”。由管理層最近動向看,實際上制度正在改良。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鄭步春 本周一A股普漲,但權重股略弱。截至收盤,權重股占比較大的滬綜指小漲0.64%至2843.65點,權重、題材占比較均衡的深綜指大漲1.45%至1820.99點。此外,中小創兩綜指分別漲1.54%和1.98%。昨內盤黑色系商品暴跌,但鋼鐵、煤炭類股多數上漲,并未受到特別影響。 昨各類股指的成交額均有些放大,只是放大的程度仍不能令人滿意,這一般暗示市場仍謹慎,追高意愿不足。昨次新股表現較好,這也正體現出“弱市炒新”的特征。 A股的上漲或許與近期調整頗多且周末時段管理層并未釋出任何利空相關,亦可能與美元暫緩升值勢頭相關。由大多數個股漲時有氣無力特征看,A股能否進一步上漲或取決于基本面有無重大利好,或取決于央行月末貨幣投放是否充足。 本周為月末最后一個完整周,通常資金面不會太好,所以市場持續上漲的難度不小,持籌的投資者理應注意這個月末特征。我認為,如果投資者持倉過重且手中持股正巧沖得過猛,那么在本周余下的時間內一般應尋找機會逢高減持,或者是嘗試于高位拋售,而相對低點撿回。 “高拋低吸”幾乎等同于廢話,可問題是當前的大盤實在是缺乏激情,絕大多數高拋的個股明顯都有撿回的機會,所以就概率角度講,我認為如今提示“高拋低吸”還是有些意義的。 就中線走勢看,我認為大盤在跌了一年后有機會產生些像樣反彈,只是這樣的反彈很難僅靠市場內生力量產生。當前的市場沒多少增量資金參與,市場格局不利于理性投資者入市,所以也只能指望較大的政策利好推動。 當前妨礙理性投資者入市或追加資金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國家隊在股市的“流連忘返”,二是巨量非流通股解禁。由短期看,這兩個麻煩似乎是無解的。 就長線走勢看,A股應仍處熊市中,雖然熊市中也有反彈。近期關于券商裁員新聞較多,但其實真正熊市末段的新聞并非裁員,而是“批量倒閉”。 當然了,股市只要還開著,那么牛市也總是有的,但我猜測,未來的牛市恐怕會與以往的牛市不同,很有可能對應著制度上的“顛覆性改革”。由管理層最近動向看,實際上制度正在改良。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