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投資

每經網首頁 > 基金投資 > 正文

銀行4%的年收益是那么好賺的嗎? 要加杠桿的!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31 13:36:18

從第一期的調查可以發現,銀行委外資金主要是流向了信托、公募和券商等機構,但你知道這些資金被委托后都買了什么嗎?銀行和這些委外機構又存在哪些利益博弈呢?你在銀行看到的4%、5%或更高的收益,究竟是怎么獲得的呢?

每經編輯 李蕾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從第一期的調查可以發現,銀行委外資金主要是流向了信托、公募和券商等機構,但你知道這些資金被委托后都買了什么嗎?

銀行和這些委外機構又存在哪些利益博弈呢?

你在銀行看到的4%、5%或更高的收益,究竟是怎么獲得的呢?

90%資金投向固收

面對股票、債券、量化對沖、貨幣和保本等各種類型資產,銀行到底會選擇哪種?

受訪的多位公募、券商和私募等人士向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銀行在委托機構進行資產管理之前,就進行了第一輪大類資產配置,多大的比例、配置哪部分資產都已經過核算,機構主要管理好自己手中的那部分資產就行。

牛妹了解到,委外資金過去一直以配置債券為主,追求較為穩定的收益。雖然近期債市風險不斷暴露和操作難度日益加大,但委外業務結構上的變化似乎并不明顯。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機構業務人士指出,“就產品而言,90%的資金過來都是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由于整個社會還在降低融資成本,雖然債券收益率很低,但銀行的理財產品和存款收益率更低,資產端收益率在下降,負債端的收益率也在下降,就算現在債券市場表現并不太好,也只能選擇配置債券,債券市場還是比較受呵護的。”

此外,有機構人士表示,雖然部分資金會選擇固定收益+股票的策略,但還是會以固定收益類做底倉,少量資金會做量化。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有關人士說道,“盡管我們擅長權益類投資,但機構(主要指銀行)還是要求以固定收益為主,目前只有幾個賬戶是以‘一對一’的專戶形式做股票方面的投資。”

經歷了2015年行情的大幅調整,中信建投同樣認為,銀行資金的風控監管或保持較嚴格的口徑,難以放出巨量,加之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容,所以委外業務結構上還是以債券為主。

另外,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銀行委外過來的資金,覆蓋了公司股票、債券和量化幾大團隊,這里面操作股票難度較大。”

除了公募基金和私募,牛妹還從一家上市券商的資管部門了解到,目前銀行委外資金在其部門的業務比重大概占了三分之一,主要是在量化對沖產品上。

如果說私募機構進入銀行的白名單,并陸續管理一部分銀行資金是管理主體方面的一大變化,那么從上述機構人士的描述可看出,不管是基金、私募還是券商,對量化對沖產品均有涉及,這也是銀行理財資金青睞方向之一。由于開倉影響,主打市場中性策略,即主要追求α策略的量化策略受到了大的影響,導致了銀行對該類產品的配置比例較以往少了不少。

此外,對于今年大熱的保本和定增型產品,銀行也有相關的資產配置。據滬上多家基金公司介紹,銀行在選擇合作機構時,會對公司的優勢項目進行深入了解和判斷。部分公司表示接到的委托產品主要是做債券和量化,有的則表示銀行委托的資金流向公司債券和定增兩個方向。

大型基金公司涉及的產品類型則更全,除了股票、債券、量化和保本外,還有FOF(基金中的基金)等形式。據了解,隨著資產管理機構越來越多,FOF和MOM(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模式)等形式也將越來越受到銀行委外資金的關注。

機構收益主要來自超額分成

從上述整體產品類型來看,不管是哪類產品,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將資金安全放在第一位,這主要跟其過去多是剛性兌付有關,慣性的收益模式也決定了大部分配置只能在固定收益類上。

上海某基金機構業務總監就表示,“不管是哪種投資類型,都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也就是業績比較為基準。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要求,股票一般預期的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或略多。債券部分預期的投資收益率不到5%,量化部分不會超過6%。”

另一位公募業務總監也表示:“預期收益率很早之前是有的,現在市場化了,慢慢可以接受這種風險自擔的原則。最早時年化收益率達到6.5%,去年這個時候還是5.5%到6%,現在最多就是5%,可以說后面還會降,而且下降速度會比較快。”

要實現這樣的預期收益率,在成本方面,顯然還得考慮委外資金的管理費用和通道費用等。另外,這里面如果有超額收益,還涉及利益分成的問題。

一位信托研究員向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分析道,

“如果我們看到銀行理財產品的預計收益率在4%,銀行拿這部分資金去投資信托的話,現在能達到8%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8%里面,除了給投資者4%,還有項目的發行費用、管理通道費及第三方中介機構的一些費用。如果總收益無法覆蓋成本,那可能4%的預期收益就會被壓縮,這也是為什么有些理財產品最終的收益并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的原因。”

“至于收益分成的約定,就要看具體項目及雙方簽的具體條款,這并沒有一個固定比例。隨著資產配置難度的加大,現在要找到收益率4%以上的理財產品確實已不太多。”該信托研究員進一步指出。

牛妹從基金公司也了解到,產品收益大部分主要歸委托機構,基金公司只收管理費和業績報酬。管理費一般是千分之三,量化產品在千分之六到千分之八之間。業績報酬沒有統一標準,取決于雙方的談判結果。

某滬上機構業務負責人表示,

“這其中差異很大,不同產品類型和不同機構要求都不一樣,業績比較基準高的,超額提取業績報酬比例就高。比如股票類約定業績比較基準是8%,管理的機構業績提取比例為20%;若約定比較基準是10%,管理機構業績提取比例可以更高。”

申萬宏源也指出,對于券商和基金等資產管理機構,委外的管理費并不高,一單業務在一兩百萬元左右,主要通過收益分成獲利。目前一般協商的收益在4.8%左右,只有超過4.8%的收益,委托機構才能進行分成。目前對于投向債市的銀行委外資金,若銀行理財端客戶的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機構會適度加杠桿。

歡迎加入理財不二牛QQ交流群(群號:536986437)

轉載請注明:本文轉自理財不二牛,請關注微信號buerniu518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理財 公募 信托 委外資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