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13 00:25:00
上周即節(jié)前最后三個交易日,A股走勢沉悶,3天下來股指漲跌細微。歐洲杯、高考,及節(jié)后不久將落定的A股納入國際指數MSCI等因素促使投資者不敢過分操作,所以成交就顯得比較清淡,但也有個別板塊走勢活躍,比如次新股。
每經編輯 鄭步春
鄭步春
上周即節(jié)前最后三個交易日,A股走勢沉悶,3天下來股指漲跌細微。歐洲杯、高考,及節(jié)后不久將落定的A股納入國際指數MSCI等因素促使投資者不敢過分操作,所以成交就顯得比較清淡,但也有個別板塊走勢活躍,比如次新股。
小長假期間國內外形勢均可能影響節(jié)后A股走勢,就外部情況看,上周前段下跌的美元于周四與周五出現了明顯反撲。美元彈升主因是市場對英國“脫歐”公投憂慮轉重相關。
本周美國及日本的央行都將議息,雖然市場估計這兩央行都不會有舉措,但因事件本身比較重要,故不排除屆時匯市產生一些波動的可能。
整體而言,外圍情況大致中性略偏利空,對A股可能會有些壓制,但個人相信利空壓制的程度暫時不會太大。
內部影響因素方面,主要就是一大批5月份經濟指標會于這幾天公布。最先公布的物價指標顯示:我國5月CPI同比漲2.0%,顯著優(yōu)于4月份時的漲2.3%;5月PPI同比跌2.8%,優(yōu)于4月時的跌3.4%。假如未來幾天數據并不特別出人意料,影響本周A股走勢的,也就只剩下“A股或將納入國際指數“這件事了。至于歐洲杯,雖然也會造成一些影響,但應該不會特別大,因最近市場參與熱情原本就很低。
就整體輿情來說,似乎這回我們A股納入國際指數概率稍大,然而我認為投資者并不宜認定此事,多少也應提防發(fā)生意外的可能。就A股來說,最近我們在停牌規(guī)則等方面作出了許多努力,這自然是有利于納入國際指數的,但不可否認其中有較明顯的突擊成份,許多人或忽略了這個美中不足之處。
還有,我們A股規(guī)范之路仍有比較長的路要走。最近有報道稱,某些上市公司堂而皇之地對以前作出的承諾食言,這無疑是很令人沮喪的!誠信不足顯然是更加嚴重的問題!
本周三,A股是否納入國際指數就將明朗,純就操作角度看,我認為投資者應可提前減持相關受益股。假如A股成功納入國際指數,利好出盡是大概率事件,因畢竟此事已經消化了極久。萬一A股沒能納入國際指數,自然更應減持了。
對于近期如日中天的次新股,投資者可能也應稍做提防,因領頭的第一創(chuàng)業(yè)等品種已經出現些震蕩跡象,接下來,假如目前表現相對落后的次新股忽然出現猛烈的補漲,那就該提防整個次新股板塊集體退潮了。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