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6-14 14:11:10
商住樓限購傳言和北京城六區未來五年減少15%常住人口的目標有關?!
每經編輯 王杰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就像往平靜的湖水里扔了一顆深水魚雷,北京商住限購的消息激起千層浪,當地市場“瞬間冰封”,捂盤的開發商和準房東們也都慌了神。
于是乎,山雨欲來風滿樓,有開發商加速開盤,有購房者加速看房,而各種有關“傳聞”的內幕八卦也此起彼伏。
其中一條解讀引起了邦爺的注意——商住樓限購傳言和北京城六區未來五年減少15%常住人口的目標有關。
“滯銷品”又有麻煩了!
“商住全面限購”的消息,截至目前都未被確認,咱們也且不談它的落地問題,先聊聊商住房本身吧~
商住房的最大優點就是“不限購”,另外房屋既可以用來注冊辦公和商業,亦可用于居住,可以滿足一些非戶籍人群、投資人群的需求。
但是購買商住兩用房一般土地使用權期限僅為50年,而且首付高、貸款繁、成本高。
以“商住兩用房”名義申請貸款的,首付款比例通常不得低于50%,期限不得超過10年,貸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利率的1.1倍,這樣就比普通住宅多了將近30%的利息。而且商住兩用房和商業立項相同,住房公積金也是僅可提取、不可用于支付此類項目的貸款。
另外,商住房物業費、水電費都比普通住宅高出不少,而且出于安全問題,不少兩用房是全部(或部分)禁用燃氣的。
而且購買商業房產,交易稅交的也遠高于住宅。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算了一筆賬,商業房產過戶稅,中商住兩用房所要的繳稅為:
1、營業稅:(申報價-原值)*5.6%;2、個稅:(申報價-原值)*5.6%;3、印花稅:申報價*0.1%;4、契稅:申報價全額*3%;5、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稅率:30%-60%)。
其中,增值額=申報價-扣除項目金;扣除項目金=原值+原契稅+本次營業稅+遞增額;遞增額=原值5%年數(3年零8個月按3年算);稅率=增值額/扣除項目金。
最后還有落戶問題。商住兩用房一般是辦公、商業或者綜合立項,這類房屋派出所不接受落戶,這就意味著小區的子女難以在片區內就學,小區沒有居委會管理。集體戶口的購房者會受到更大影響。
多項不利條件,讓市面上的大多商住房一直不算暢銷。雖然國務院曾出臺了各種鼓勵商用房出租的措施新政,也有人覺得,未來商住房可能會受到和住宅一樣的待遇。
但現狀是,商用房依然火不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5月住宅類物業庫存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商業和辦公的庫存還是上升的。
來自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按照2011年來的住宅土地與公寓類土地供應比例看:
2011年以來,住宅土地供應了1800萬平,但成交了4275萬平米,供需比高達1:2.4,透支了過去的土地庫存(約2500萬平)。而公寓類,有1000萬平土地,按照公寓成交比例30%計算,最近5年公寓類土地過剩1450萬平,按照公寓成交的單套平均面積(68平)算,公寓潛在供應量為21萬套左右,公寓潛在供應量大約可以賣10年(按照2015年前平均每年2萬套左右的成交計算),完全供大于求的狀況。
商住限購后,開發商將會更加更加更加恐慌!
張大偉就直言,雖然當下公寓類庫存在3萬套左右,但潛在供應非常驚人,將有20萬套上下,如果這個市場限購,成交量將跌幅80-90%,成交價格起碼下滑超30%。
但問題是,既然商住樓的去庫存壓力那么大,為什么還要限購呢?
起因和控制人口有關?
答案也許和北京的人口總量控制有關。
在采訪中,邦地產了解到,購買公寓的更多的是一些沒有購房資格的剛需人群。
但北京的基本調調是,城區并不需要那么多剛需人群。北京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閆滿成就曾說,中央給北京定的人口調控目標是,總量不能突破2300萬;城六區人口到2020年,在現在基礎上下降15%左右,平均每年下降2%到3%。
據了解,2015年北京城六區人口有1282.8萬,和2014年比增加了6.5萬人。那么,到2020年就應該減少198萬人,從今年起,平均每年就要減少39.6萬人,才能實現目標,難度非常大。
而按照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的話說,當前北京71%的產業活動和71.8%的從業人員集中在城六區。
中原地產數據則顯示,2009年1月1日至今,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公寓的存量比例不足1%,而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房山區存量比例均超過10%。
因此,疏導和調整勢在必行。
應該注意的是,當前中央正鼓勵“購租并舉”,提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商業住房將允許改為租賃住房出租,水電等按照居民使用價格。
但張大偉認為,按照目前的商住房售價,想通過出租的辦法達到和出售一樣的成本回收效果,少說也要50年。這樣的話,如果不限購,在一二線城市根本不可能有企業會選擇公寓轉長期出租商住房。
如果限購,商住房的出路將被迫縮小為“企業購買”等途徑。但或許,開發商也可以考慮多元手段,比如向住房租賃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住房租賃企業發行債券、不動產證券化產品等方式,來變相幫助自己解套。
?更多地產內幕、更多消息交流,請掃描邦地產粉絲群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