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寶 2016-06-14 21:26:50
安碩信息的第一高價股身份,竟然是由董事長、董秘等合力“吹捧”出來的。
每經編輯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2015年4月,安碩信息(300380)成功將全通教育(300359)PK下去,成為當時A股的第一高價股。對于這個結果,市場也一度感到迷惑不解。這一家上市未幾、業績平平的公司,憑什么能坐上王者的寶座?面對日漸高漲的股價,這種質疑很快便被熱情所埋沒。
不過,繁華很快散去,當股指回調,安碩信息股價也沒能幸免。2015年8月,一紙證監會對公司立案調查的消息,更是讓市場吃了一驚。此時此刻,關于公司股價合理性的討論,重回公眾視線,但也一直無果。直到如今證監會調查結果的出爐,市場終于得以一窺究竟。頗為喜劇的是,公司的第一高價股身份,竟然是由董事長、董秘等合力“吹捧”出來的。
董事長聯合分析師“吹牛”
據安碩信息1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涉嫌誤導性陳述一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依法擬對安碩信息作出行政處罰。
據悉,2014年4月30日至5月6日,安碩信息董事長高鳴、董事會秘書曹豐與某證券機構分析師接觸達成默契,決定通過信息披露、投資者調研、路演等多種形式持續、廣泛、有針對性地宣傳安碩信息開展互聯網金融相關信息。2014年4月30日至 2015年4月30日間,安碩信息在多次與投資者進行業務交流的過程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與公司現實狀況不符,存在不準確、不完整情形。該涉案信息為公司對前景的描繪和設想,缺乏相應的事實基礎,未來可實現性極小,具有較大誤導性。
具體來看,證監會調查認定,安碩信息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不符合現實狀況。這體現在公司業務收入均為傳統軟件等業務收入,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收入極?。还拘麄鞯幕ヂ摼W金融相關業務商業運營能力有限。同時,證監會認為,安碩信息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缺乏未來實現的基礎,公司發展相關業務決策隨意,業務資金計劃不充分,發展相關業務可行性研究不足。此外,證監會認為,安碩信息宣傳披露互聯網相關業務信息具有片面性,公司選擇性披露利好消息,規避不利信息,并混淆相關業務概念。
根據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相關規定,證監會擬決定:對安碩信息給予警告,并處罰款60萬元;對高鳴給予警告,并處罰款30萬元;對曹豐給予警告,并處罰款20萬元。對于涉足其中的證券機構分析師,公告并未透露出更多信息。
曾頻頻開展業務拓展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梳理安碩信息的公告發現,自2014年4月份起,公司在業務拓展方面的動作的確不少。
2014年5月22日,公司宣布與杭州盈豐展開資本層面的合作(此后于10月份終止)。
2014年6月,公司宣布同謝俊元、周志華、王崇駿等合資設立公司,合資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互聯網信息的搜索技術與產品。就公司公布的資料來看,謝俊元、周志華、王崇駿均是計算機領域的專家級人物。
2014年8月,安碩信息拋出大招,公司宣布擬投資設立征信業務子公司,涉足廣闊的征信市場。同年10月,公司稱擬受讓網絡信息服務商愷域信息股權并增資。
再往后,安碩信息還公告稱,擬成立股權投資基金用于投資科技金融領域和IT服務業內項目。同期,公司宣布對上海安碩金融增資,用于投資第三方支付公司。2015年3月,安碩信息宣布征信子公司正式設立。2015年3月,公司發布關聯交易公告稱,擬與高鳴等出資設立西昌安碩易民互聯網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碩易民),開拓互聯網金融業務。
2015年4月,公司又稱擬設立網絡信息公司,從事普惠金融業務。2015年5月,又是一筆關聯交易誕生,公司擬同高鳴等合資設立一家從事互聯網數據分析等業務的合資公司。2015年8月,安碩信息稱計劃籌建互聯微銀金融,開展金融服務外包業務。
不過,在證監會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后,安碩信息的拓展行為戛然而止。
在安碩信息重要投資公告發布的同時,譬如宏源證券、興業證券、銀河證券、川財證券等多家券商也相應跟進發布研究報告。其中諸如《邁出進軍金融戰略第一步》、《信貸優勢助力轉型,互聯網金融漸入佳境》、《“安碩易民橫空出世”,互聯網金融平臺終落地》、《進軍普惠金融,大布局再添重要一環》,單從標題就可以知道,大部分文章主要是在談論公司的互聯網金融業務。
此外,就互動資料來看,自2014年4月份以來,安碩信息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超過25份,這意味著公司至少在期間接受過超過25場次的投資者調研。就調研情況來看,參與的大多是券商、基金等相關人士??傮w來看,普惠金融、企業征信、互聯微銀金融是這些人士最為感興趣的話題。
欲閱讀更多股市資訊,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jtzb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