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3 01:06: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菲菲
◎每經記者 李菲菲
美盛文化(002699,SZ)2015年底的一筆轉讓交易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
6月21日,美盛文化回復深交所問函,其中涉及去年12月公司以1.2億元對價,向控股股東美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盛控股)轉讓旗下所持的上海純真年代影視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純真年代)70%的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1.2億對價是在假設純真年代2016~2017年足額完成業績承諾基礎上所作出的。然而自2014年美盛文化出資獲得純真年代70%股權以來,純真年代的業績并不理想,連續兩年為負的凈利潤距離業績承諾更是相差甚遠,對此深交所發函問詢對價的合理性。
影視行業的火熱使其近些年成為并購場中的“寵兒”,然而火熱背后泡沫叢生,收購后不乏標的公司業績未達預期的現象,看上去很美的業績承諾在實際兌現時實則險象環生。
純真年代兩年凈利為負
美盛文化向深交所回函內容顯示,2015年9月30日作為評估基準日,純真年代全部股東權益以資產基礎法的評估價值為1.32億元,凈資產1.03億元,美盛文化司持有70%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為7270.62萬元。然而該70%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美盛控股的對價則為1.2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交易價格實則是在假設純真年代未來兩年的盈利承諾,足額完成的基礎上折算出來的。“假設(純真年代)未來兩年能夠實現承諾的業績7000萬元,則其2017年末凈資產約為1.73億元,公司持有70%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為1.21億元”美盛文化表示。
記者發現,2014年美盛文化出資9800萬元獲得純真年代70%股權之時,純真年代曾作出2014~ 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500萬、2500萬、3000萬和4000萬元的業績承諾。然而兩年過去,純真年代的業績不僅未達預期,甚至連年凈利潤為負。
據美盛文化年報內容,純真年代2014、2015兩年凈利潤分別為30.65萬元、-282.91萬元,差額部分均為原股東以現金補足。
對于上述交易對價的合理性,深交所發函問詢,美盛文化回函表示“價格公允”。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亦多次致電美盛文化進行了解,然而其電話一直未能接通。
除了交易價格合理存疑外,上述交易的時間點亦頗為“巧妙”,據美盛文化向深交所回函內容,該股權轉讓事宜達成協議于2015年12月30日達成協議,當日便收到控股股東美盛控股1.2億轉讓價款。外界有質疑聲,控股股東此時接盤難免“輸血”之嫌。
業績承諾“頻落空”
國家對影視產業的政策支持引爆了影視資產并購的熱潮。然而并購案例背后,上市公司收購標的業績失諾現象叢生。
2014年6月,財政部、發改委、國家稅務局等七大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自此影視標的便成為資本市場的競相追逐的“香餑餑”。據Wind數據顯示,2013~2015年電影與娛樂并購數量分別為27起、45起、81起,2015全年并購金額更是高達318.21億元。
大額的交易對價背后,標的公司往往會作出可觀的業績承諾。對此,獨立財經撰稿人曹中銘表示,影視資產高溢價、高估值對應的是高收益、高成長性,實際上,為了標的資產能夠以更高的價錢賣出去,出售方往往會“鼓吹”其盈利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上市公司收購影視資產不乏業績未達預期的案例,更有公司“踩線過關”。
浙 江 廣 夏(600052,SH)374.90%溢價收購的福添影視連續兩年業績失諾;華錄百納(300291,SZ)斥資25億元收購的藍色火焰2015年凈利潤亦未達業績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頻繁的業績失諾現象亦引來監管層關注。據《21世紀經濟報道》6月22日報道,證監會已啟動對并購重組的調查,對已完成的并購重組未實現業績承諾的上市公司進行抽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