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6-23 12:56:27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這條通知,讓人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福利分房時代”~
每經編輯 王杰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是整個2016最熱的話題。每回邦爺推送房價即將上漲的消息,單身汪總是在評論里批評邦爺推高房價,讓邦爺倍感委屈:只是把趨勢告訴大家,哪來推高房價一說。
現在好了,邦爺要公布一條消息——大城市的無房族,你們終于不用承受高房價也能買房了!
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關再保險、不動產租賃和非學歷教育等政策的通知“,通知自2016年5月1日起執行。
這個消息讓邦爺感覺,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福利分房時代”啊!只不過這次分房的,從國家變成了房產商。
二房東給我滾,老子以后直接租開發商的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福利分房是怎樣的?爸媽作為公房承租人,每個月交一筆房租給單位或國家,就能要到一套新公房。雖然,房子沒現在的商品房大,小區也沒有花園、水景,可是租金很便宜,物業管理費也不用出,只要不斷繳租金,就是父母從單位辭職或者下崗了,也沒人敢把你們一家趕到大街上。你們可以在自己家租的公房里住十幾、幾十年。
財政部昨天的“通知”某種意義就是恢復當時福利分房的特色:只要能做到不拖欠租金,開發商就不會把租客趕出去。
邦爺有這樣的預言,完全是這次給的房屋租賃優惠太有吸引力了:
比如,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出租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納稅人出租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與其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這段話如何理解?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表示,上述“通知”,是鼓勵企業進行房屋租賃。具體省多少稅收,要參照之前的稅率來執行。但如果是一個專門的集團做租賃業務,可以按照集團所在地進行稅收繳納,而不是不同地方進行不同的稅收標準。“如果說是(租賃)集團,開發了很多租賃項目,可以按照一個集團最優的區域來繳稅,這是鼓勵開發企業往租賃方向去轉。”
明白了吧,就是說開發商開始當房東,可以更優惠了。
而且,比起心情不好就趕人走的“房東”,開發商尤其是大開發商,為了自己的企業信譽著想,一般情況,絕不會為了多賺一點點租金,毀約毀譽的。
這樣,你也可以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住上十幾二十年,不必買房。這是不是讓單身又買不起房的你,看到了迎娶心儀姑娘的希望?
那么剛需房價格會跌嗎?
不僅如此,政策面對租賃市場打出了“組合拳”。
6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政策明確要求“發展住房租賃企業”,也“支持個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同時要“推進公租房貨幣化”,允許“商業用房改建租賃住房”。
總結下來,其實就是一個目的:擴大房源。
有業內人士直言,這是合理利用資源解,解決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租房供求矛盾的好辦法。
為了發展房屋租賃市場,政策還進一步著手擴大客源,明確指出“要推進公租房貨幣化,鼓勵政府保障對象通過市場去租房,對他們給予一定的補貼”。
也就是說,你租房,政府會給你補貼錢。
政策還要求,把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和青年醫生、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這4類中符合條件的人納入到公租房保障范圍。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陳杰表示:“如果能做好租房,這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突破。從基本的經濟學規律來說,供給和需求相互匹配,供給增加之后,顯然租金會得到明顯地抑制。”
綜上所述,國務院出臺的多項措施,尤其是將商業用房改建租賃住房,有望讓不少空置的房屋進一步盤活,尤其是一些城市空置的商業空間,可以被靈活運用,這是順應市場趨勢的表現,也有望降低單間房子的租賃價格。
然而,如果單身汪都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那剛需房價格豈不是要大跌?
邦爺覺得不會跌,因為開發商早已找到了“接盤俠”,目前已經醞釀的諸多資產證券化的產品,就是為讓股民或者理財產品投資人最終接盤高房價準備的。
而且,在北京市場,新建商品房住宅高端化趨勢明顯。中原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300萬以內住宅合計成交占比僅僅為46.8%,而在2015年占比高達61.1%。
而目前市場整體保持平穩,機構預測北京上半年成交住宅在2.35萬套左右與2015年同期基本持平。不過伴隨高端住宅成交占比提高(達到11.1%),2016年上半年,北京平均單套住宅成交均價高達510萬,同比上漲了34%,成交均價也明顯上漲到了34544元/平。
*文中觀點為作者評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更多地產內幕、更多消息交流,請掃描邦地產粉絲群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