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6-24 14:08:23
一則“工行規定個人商用房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將從50%調整為70%”的消息在朋友圈瘋傳。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這年頭,全行業面臨“資產荒”,年化收益率又一降再降。
昨天,上海青浦的“吾悅廣場”搭乘東方證券“資產專項計劃”的資產證券化“快車”,卻獲得了2倍以上的超額認購,給予那些追求穩健收益的優先級投資人的預期收益率5.35%-6.5%。
投資眼光瞄回商業不動產,投資人將面對的顯示,會像理想一樣豐滿么?
個人買商用房貸款首付7成,一些城市還不給貸!
上述資產專項計劃,看著回報率挺眼饞,買的人也很多,但邦爺要告訴你,都是大資金的機構在買!普通投資人買不起!
更悲催的是,這兩天,一則關于工商銀行“加強個人商用房貸款風險管理(工銀辦發(2016)402號)”的消息在朋友圈瘋傳,說是“工行規定個人商用房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將從50%調整為70%”。
工行成都某支行行長助理告訴邦爺,他們確實已接到工行總部經各級層層下發的那個文件,申請個人商業用房首付比例確實已提高到了70%。工行對市場風險最敏感,對風控也歷來都是最嚴格的。
雖然邦爺查詢工行官方網站發現,工行至今仍沒有披露任何相關內容。
但從網傳版的工行文件來看,工行總部通知要求下級單位,重點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開發的項目辦理個人商用房貸款,意在加強對個人商業貸款合作機構和項目的嚴格準入。
工行這種謹慎放貸的做法,難道是要徹底困死一批三四線城市的商業地產項目?
商業地產風險逼近
邦爺為什么有這個疑問?因為最近第一太平戴維斯對外披露的《中國零售20城(2015-2017)》數據不明覺厲:
中國零售市場在2015至2017年將面臨挑戰與轉型,調查所涉及的20座城市購物中心年均供應增速約16%,而零售商擴張率預計將低于10%,且呈走緩態勢。2014年新增供應合計約950萬平方米,但2015年底,這一數字激增至1500萬平方米,這是一個更具挑戰的市場。
這20個城市主要指,北上廣深及天津、沈陽、大連、青島、南京、杭州、蘇州、寧波、武漢、長沙、成都、重慶、昆明、西安等。
其實,現實情況或許比研報表述得更嚴峻,從各地樓市尤其是二線樓市供給側改革的字里行間,比如“商改住”、“減少商業用地比重”、“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等,都不難嗅到商業風險已逼近。
不過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會比三四線城市情況好些。畢竟即使是重慶、武漢、西安、蘇州這樣的區域中心城市,經濟基礎、人口基數、商業消費力幾大指標,還是能夠支撐商業地產吸納量的。
但邦爺勸大家,三四線商業能不買就不買吧。具體原因嘛,可以看看邦地產今日第四條~
*文中觀點為作者評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