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6-27 14:04:01
人民幣或成為全球第二貨幣,上海和北京的頂級住宅可能變身全球金融資產。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這幾天,紐約時代廣場、倫敦皮卡迪利廣場兩個全球金融中心,首次出現了中國的住宅樓盤“融創濱江壹號院”的廣告。
有人說這不僅是一個營銷事件,還能讓人看到一種趨勢——上海的房子的身份,已經開始變為全球性的金融資產。
在邦爺看過一些資料后覺得,這種說法可能還真不是開腦洞...
上海未來就是個國際社區?
《2016上海社會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上海的外籍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17.6萬人,而且還在以每年超過7000人的速度往上遞增,至2040年可能達到80萬人。
而目前,通常只有高層次的外籍專家和在中國投資較高金額的外國投資者才有可能獲得中國“綠卡”。
這等于在說,未來能進入上海并長期居住的外國人,很可能都是切爾西俱樂部主席阿布這樣的世界富豪了~~~他們的到來,會不會讓上海的住宅,也像倫敦、東京、香港那樣,成為全球性的國際金融資產呢?
實際上,根據上海市商務委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22家,其中1至8月,上海共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2家(不過總量不比紐約,只是它的10%)。
出入境等權威部門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上海常住外國人在17萬左右。
有機構報告就稱,上海和北京的商用物業,已經成為亞太地區境外投資者的首選。未來海外投資者的金融資產選項,還可能包括上海的住宅。
年初上海頒布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年)》提出,上海的中心城區未來將嚴格限制住宅建設用地供給,少量的城市更新項目未來將發展成國際社區。其中有很多住宅,將是供外籍人口居住。
必須先面對一些現實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上海物業成為國際金融資產,也有困難。
目前與紐約、東京、倫敦等全球城市相比,上海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化程度還稍欠缺。從產業方面看,主要體現在一般性加工制造和服務業比重過高,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功能建設滯后,公共資源過度集中等。
而外國人目前在中國置業的比例,也不比其他發達國家的外國人置業比。以上海為例,根據水庫論壇的說法,歐美人在上海不愛買房子,因為他們多半待三五年就走。況且,歐美高管有租房補貼高達35000~70000/月。因此,他們對樓市的影響,是以2%的人口比例,影響了80%人的租金。
而日韓企業,據邦爺了解很多都是“吃住公司全包”,因此這部分人也沒用購房動力。
此前,據“澎湃新聞”報道,外國人在上?;揪奂诠疟?、碧云區域。但相比5年前,目前外國人口比例有所下降。
豪宅最具國際金融資產的想象空間
但這只是中產階層的選擇。那些頂級富豪通常會選擇在全球一線城市購買豪宅。
萊坊國際豪宅指數顯示,豪宅早已成為政界要人、頂級富豪們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倫敦海德公園一號為例,截至2013年1月,海德公園一號全部76套住宅已銷售一空,總銷售額為27億美元。76套公寓中,只有12套注冊在個人名下。這12套的持有人包括歌星、制藥商人、保險經紀人、電信公司老總、中東國家高官、俄羅斯大亨、馬來西亞拿督、西亞國家富豪、中國臺灣的“富二代”,甚至還有一位神秘的北京買家,他購置的公寓價值1160萬美元。
此前,上海和北京的頂級住宅因為相比而言缺乏國際流動性,很少有國際富人購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人民幣有成為全球第二貨幣的趨勢。由此可預想,上海和北京的頂級住宅變身為全球金融資產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
*文中觀點為作者評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