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北京耕地保護指標下調近半 竟然是因為這個理由!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9 09:17:15

從322萬畝,到166萬畝,北京耕地保護指標下調近半。一位北京市農委人士表示,“北京將著重發展都市農業、休閑農業,而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或將淡化,因此耕地保護指標下調在所難免?!?/p>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雯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雯

從原本規定的21.47萬公頃(322萬畝),下調到11.07萬公頃(166萬畝),北京耕地保護指標下調近半。

6月23日,國土資源部給各地下發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以下簡稱《調整方案》)。方案指出,在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北京需要在2020年保有322萬畝耕地,《調整方案》將之降低為166萬畝。

而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2007年7月~2009年12月)的結果,截至2009年底,北京有耕地340.8萬畝,從1996年至2009年的13年中,北京耕地年均減少13.5萬畝,如果不調整耕地保護指標,按照這個速度北京將很快突破耕地保護紅線。

一位北京市農委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北京將著重發展都市農業、休閑農業,而以糧食為主的種植或將淡化,因此耕地保護指標下調在所難免。”

北京年均減少耕地13萬畝  為什么?

在過去十多年里,北京的耕地持續減少,年均下降13.5萬畝。而隨著耕地的減少,北京市的耕地保護指標也進行了下調。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的來說,農業比重趨于下降,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地的耕地放在全國的量上來看,只是很小的一個比重。”李迅以沿海地區為例,其單位用地的GDP產出就比中西部地區要高得多,那么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適當下調其耕地保護指標更有利于經濟發展。而在那些土地效益較低的地方,則要強調耕地保護,這也是為了土地集約利用。

那么,這些年來消失的耕地去了哪兒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北京市近4年的土地供應數據,發現北京市新增建設用地每年都在2000公頃以上。

以2013年為例,北京全市國有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量8.475萬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控制在2770公頃以內,2013年度北京市完成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81.6%,同比增長12.03%,其中,城市基礎設施、公共管理服務、產業發展供地占比過半,達到54.7%,住宅用地供應大幅增加,實際供應1783公頃,完成計劃的108.1%,同比增加52.65%。

拓寬建設用地空間或有限  怎么辦?

那么北京市的耕地保護指標被下調近半,是否意味著北京市將多出156萬畝的建設用地空間?

“不一定就意味著都會蓋上房子,比如修建城市、鄉村交通,或者建設農業用地。”

李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且在北京市將力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前提下,也不一定就意味著農業地位的喪失,雖然農業比重必將趨弱,但這將倒逼農業向高產、高效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雖然北京市耕地保護指標下調,但這未必意味著城市建設空間必然拓寬。同時,這也倒逼農業發展方式要進行改革。

“規劃綱要調整之前,北京的任務是保住280萬畝基本農田,現在數據調整到了150萬畝,那么北京的農業要如何發展?”

上述農委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北京的思路將是通過建設外埠基地來保障菜籃子米袋子奶瓶子,市內發展現代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種業中心,同時穩定蔬菜自給率,相比通過規模化種養殖,農民更多是通過發展精品、高端或休閑農業來獲利。”

另一方面,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也已形成了協同發展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

《調整方案》顯示,在嚴格保護優質耕地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空間格局優化統領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土地利用任務,推動區域現代農業協同發展,并且明確指出將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通過建設用地“減量瘦身”倒逼城市功能提升,原則上不安排新增建設用地,鼓勵將存量建設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

“兩相結合來解讀,事實上已經釋放出區域要加速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信號,而并不是說減少了這么多的耕地保護指標就可以都拿來蓋房子了。”李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原先的用地方式附加值較低,單位用地產出也偏低,這樣通過一放一收,促進相關產業升級,來促進集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北京耕地保護指標 下調近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