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7-07 13:50:24
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7日在北京表示,近三年來,中國銀行業面臨自2004年以來最嚴峻的經營壓力,并且這種壓力短期內難以扭轉。
中國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7日在北京表示,近三年來,中國銀行業面臨自2004年以來最嚴峻的經營壓力,并且這種壓力短期內難以扭轉。
于學軍是在當天召開的“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于學軍指出,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出現明顯下滑,銀行的不良貸款也隨之大量爆發,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的雙升壓力一直延續至今,到今年5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率突破2%,達到2.15%,分別比年初新增了2800多億元,提高了0.16個百分點。
于學軍表示,銀行利率經過幾次下調之后,已經基本處于一個歷史的最低水平,甚至有可能進一步下調。
于學軍還指出,貨幣過快擴張,使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快速膨脹,造成銀行業業務復雜化、管理難度明顯加大;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也對傳統銀行業形成明顯的沖擊和擠壓。
“造成銀行業經營困難,大量不良(指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產生的原因實際上還有多種,但最重要的是經濟持續下行,壓力日漸增大的原因。”于學軍指出,中國之前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受到挑戰,新的結構還未形成,“三去一降一補”(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商業銀行希望中國經濟快點好起來,不良貸款就可以逢兇化吉,柳暗花明,但短期內是不可能。”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于學軍為中國銀行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清醒認識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征、趨勢,準確分析形勢,把握商機;二是主動適應發展潮流,早進入、早開發、早應對,掌握主動權;三是科技開發和全面風險管理及時跟上,以有效應對日益復雜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