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10 19:39:59
有數據顯示,醫療旅游產業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國內醫療旅游業增速也接近10%。不過,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國內醫療旅游現今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依然面臨著諸多運作模式的探索。
去韓國,做個微整手術順便去濟州島觀光;去日本,做個全身精密體檢然后欣賞櫻花的美麗,這種“旅游+健康”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已越來越流行,而在中國,該產業正面臨著資本的風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8日至10日,第二屆世界醫療旅游大會上海峰會在上海召開,會上,有關中國醫療旅游產業的發展成為焦點。同期在浙江,由浙江省旅游集團、巨化集團等5家國企組建的浙江醫療健康集團成立,并號稱將發起成立百億產業基金。
有數據顯示,醫療旅游產業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國內醫療旅游業增速也接近10%。不過,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國內醫療旅游現今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依然面臨著諸多運作模式的探索。
醫療旅游產業國內漸起
在7月8日開幕的世界醫療旅游大會上海峰會上,業界就中國醫療旅游產業該怎樣運作,如何吸引跨境醫療旅游、醫療旅游目的地特色與醫療旅游配套服務以及國內醫療旅游企業如何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探討。
同樣在7月8日,浙江省旅游集團(以下簡稱浙旅集團)宣布,同巨化集團、浙江省能源集團、杭州鋼鐵集團、浙江省國資運營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前述成員均為浙江省屬國企。
據浙江媒體報道,浙旅集團董事長方敬華在上述現場表示,到2020年,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的目標是在浙江省各縣(市)擁有各級醫院20家以上,發展健康主題酒店100家以上,建立社區醫療合作網點1000家以上,實現“資產超百億、營收超百億”,實現醫療健康子版塊上市。
同時,據《浙江日報》披露,揭牌儀式上,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和前海人壽保險、國信行健簽署協議,共同建立總金額達100億元的省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并與杭州師范大學簽約,共建健康服務與管理學科以及健康服務產業研究院,共同培養健康服務管理人才。
實際上,國內醫療旅游前景已引起市場的關注。早在2013年,我國首個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已于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其旨在依托當地生態資源,試點發展醫療、養老和科研等國際醫療旅游相關產業,創建低碳低排放生態環境典范,豐富相關領域國內外合作交流平臺。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目前先行區共對接66個項目。其中,正式受理39個,通過醫療技術評估23個,目前已有20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協議投資近200億元。
在上市公司方面,平潭發展(000592.SZ)2014年通過定增20億元進軍醫療旅游產業,并持續保持著向醫療旅游轉型的方向; 濟民制藥(60322.SH)于去年年底收購海南博鰲中整國際醫學抗衰老中心有限公司51%股權,從而進駐海南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
資源整合是關鍵
醫療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美國斯坦福大學有研究報告認為,全球醫療旅游增速是旅游業增速的兩倍,預計2017年全球醫療旅游總收入可達6785億美元,占旅游業總收入的16%。
近期,2016世界醫療旅游與全球健康大會在海南博鰲閉幕,期間,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劉庭芳稱,近5年來,我國醫療旅游產業年均增速達到9.9%。
7月9日,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單看國內市場的話,當前我國醫療旅游市場總量不會超過500億元;此前云南、湖南等地也曾打造過藥材基地、中醫藥城等醫療旅游項目,但是去的人很少。“事實上,在選擇醫療旅游時,國人也會更多的考慮日本和韓國,尤其是韓國,其整形技術為大眾所熟知。”
有業內觀點認為,我國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并且醫療水平相對較高,在已有消費者需求的情況下,把旅游資源與醫療技術進行整合,尤其是中醫藥領域擁有的傳統技術優勢,將會是國內醫療旅游市場發展的一個優勢所在。
史立臣也認為,例如利用上海的整形技術,北京的心腦血管治療的治療特色,再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整合資源,最終可達到產業的品牌化發展。
在上述2016世界醫療旅游與全球健康大會上,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侯勝田公開表示,中國發展醫療旅游應突出中醫藥的獨特優勢,與別國實現差異化定位、競爭,促進海外人群的入境醫療旅游消費。他舉例說,韓國是做美容的,印度主打心臟手術、瑜伽,中國也要有讓人易于聯想的醫療旅游品牌特色。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世界醫療旅游協會首席執行官喬納森·埃德爾海特和世界抗衰老協會主席羅伯特等海外專家表示,中醫在養生保健方面的特長在國際層面有后發優勢,預計未來幾年可對全球醫療旅游產生不小影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