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7-10 20:14:17
每經編輯 黃博文
每經實習記者 黃博文
7月10日,據《財經》消息稱,一名萬科高層表示管理層不會出現個別人換掉,其他人留下的可能性;不會有王石換掉,郁亮留下的可能性,也不會有郁亮走了其他高管留下的可能性;要走就是全體離開,這應當是管理層的基本態度。
萬科一名員工表示,萬科內部普遍認為,若王石離開,郁亮及其他高管成員留在萬科的可能性較低。即便留下,也是很短暫的過渡性質的留下。
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萬科方面求證,萬科方面對上述消息不予置評。
史玉柱:集體出走對萬科是場災難
此前,關于王石卸任董事長的傳言已久,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王石去留被視為解決本次萬科事件的關鍵。
今日凌晨,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在微博上發文稱,對于萬科股權爭奪戰,他認為最佳的收場方案是王石退出董事會,擔任終身名譽董事長,每年收取一定的戰略咨詢費。萬科由寶能、華潤兩個大股東、管理層、獨董組成新的董事會。
史玉柱分析稱,華潤希望萬科未來穩定發展,不滿王石作風,對萬科業績滿意;寶能希望萬科穩定發展,增加在董事會的話語權,其罷免全體董事提案是策略,未必是真實想法,估計只想罷免王石。
至于萬科管理層,史玉柱的觀點是他們對王石感情深厚,不少人與其共進退。他們是萬科優秀文化的載體,出色管理的操盤者,這場風波使其知名度大增。如果集體出走再造新的萬科,對萬科是場災難。
對于王石個人的去留,市場多有猜測,其本人也在股東大會上透露出“另起爐灶”的意愿,不過到目前為止,他并沒有確定的回應。7月9,王石現身貴陽,對于“是否退休”的追問,其本人更是一言不發匆匆離去。
基層員工:主要擔心什么?
對于上述不具名高層透露出萬科管理層將共同進退的設想,從目前情形判斷,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還是存疑的,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萬科管理層全體出局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前萬科管理層面對最大壓力來自于第一大股東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其表態從強硬轉變到釋放善意。在7月7日公告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鉅盛華表態稱,“尊重且看好萬科管理團隊,對萬科管理層保留了期待,歡迎管理層中優秀者繼續留任萬科。”不過其并不放棄重組董事會的立場。
有長期關注萬科之爭的分析人士表示,寶能“有保有壓”的策略在于分化萬科管理層,導致管理層內部的混亂,再實施定點清除的手段,在管理層中留下自己的力量。
無論是寶能的策略奏效,還是對萬科控制權花落何方的擔憂,萬科管理層的內部分化已然開始顯現,一些核心高管的離開備受外界關注。
萬科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萬科原高級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陳瑋確實已離職,至于其是否是因為萬科股權之爭離職,目前沒有證實。
另外據《財經》的消息稱,由于萬科股權局勢不明朗,一些層級較高的老萬科人與管理者,正陸續以不同名義離開萬科。外界雖還能在公司名錄里看見他們的名字,但實際上,他們中已有部分以退休名義離開,或以不再分管萬科重要業務的名義從萬科核心業務逐漸撤離。
“這些人看似是業務權限變化,實際是慢慢離開。自股權事件開始,陳瑋已經在萬科內部變動一段時間,最后離職亮相,外界才有所知。他不會是唯一一位。”一名萬科員工說。
據記者了解,不同于高管層面的動蕩,股權之爭并未對萬科一線工作造成大的影響,來自廈門萬科一位媒體代表就以“我們如常努力”回應記者的問詢。
不過基層員工的心態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對于項目跟投利益保障的擔憂登上臺面。一則未經萬科方面證實的消息稱,萬科在上周召開“萬科職工代表大會”,決定起訴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違法增持萬科A股票的行為。
“不過大家似乎不太關心誰將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沒有人提問關于萬科股權的事宜,絕大部分問題都是圍繞跟投制度展開的。對于基層員工而言,跟投才是與其利益相關的大事。”參會人員透露說。
“前幾年,跟投制剛開始,跟投項目賺錢是大概率。那時投10萬元,回報幾十萬元都很正常。如今出了股權的事,萬科有些地方公司已經暫停了杠桿跟投,這對大家跟投積極性有影響。現在內部擔心最多的是,未來新機制會把跟投叫停了。”《財經》援引一位萬科員工話語表示。
高西慶:要尊重監管機構的結論
對于這場商戰大片的另一主演寶能,觀眾的目光仍然在掃描其資金來源、杠桿比率以及在什么價位將會爆倉的問題。
對此,據《財經》的消息,曾任中投公司總經理、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中國證監會首席律師的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高西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高西慶表示,這個疑問的回答監管機構最權威,既然監管機構已經查過了,那就要尊重監管機構的結論。不能反復糾纏,那樣監管機構就沒法做事了。
根據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公開的信息,在去年寶能舉牌高潮時,監管層針對收購萬科的寶能資金來源進行調查,銀監會采用了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報告,認為杠桿比率為1:4。從總體看,完全沒有看出杠桿率有多高,風險有多大,結論都是風險可控。
不過,這并沒有打消市場的疑慮,部分市場投資者、學者再次呼吁監管機構介入調查,核實寶能資金來源和真實的杠桿比率。
“現在市場眾說紛紜,出現各種版本的解讀,監管機構能不能形成一個權威的明確報告,回答市場疑慮?”一位萬科的中小股東表示。
另外,針對部分人士質疑萬能險資金買的股票該不該有表決權?高西慶表示是股東當然就有股東權利,都要去追查資金來源的話,那不亂套了。上市公司開會表決前還要挨個調查各個股東買股票的資金來源,那就沒法運轉了。保險資金怎么用,由保監會來監管,監管目標是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行。監管機構認為風險可控,那就不能輿論一叫就再復查。
“萬科事件已經演變成一個全民參與的事件,相關不相關的人,都關心這事討論這事。希望萬科的事情不要像過去那樣,最終還是得靠規則之外的力量來解決。要依法治國,就不能超越法律,更不能球踢到一半忽然修改規則。”高西慶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