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6-07-19 09:52:46
盡管波折不斷,不過回顧2016年上半年,向來很守投資紀律的老張還是給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上半年收益率超過了30%。給他帶來主要收益的品種,一個是螺紋,另一個是鎳,方向均為做多。
“雖然趨勢比較明確,但最近商品震蕩幅度太大,不好做啊。”昨日,黑色系三大品種鐵礦、螺紋和熱卷均以跌停報收,手握多單的老張在盤中落荒而逃。
盡管波折不斷,不過回顧2016年上半年,向來很守投資紀律的老張還是給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上半年收益率超過了30%。給他帶來主要收益的品種,一個是螺紋,另一個是鎳,方向均為做多。
回顧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場做了一次漂亮的“仰臥起坐”。黑色系快速崛起,并帶動大宗商品其他板塊紛紛走出亮眼表現。雖然5月市場整體出現回調,但總體來看,大宗商品確實迎來了久違的投資機遇。展望下半年,分析人士認為,從基本面和資金面因素看,商品可能有望延續反彈,但走勢將更為復雜,以投資商品期貨為主的CTA基金具有投資價值。
大宗商品春暖花開
對于趨勢投資者而言,年初以來大宗商品投資可謂步入黃金期。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場做了一次漂亮的“仰臥起坐”。在黑色系、貴金屬、有色金屬等品種輪番上攻之下,上半年文華商品指數累計上漲16.75%,刷新2011年來的最好半年表現;同期國際市場追蹤一攬子大宗商品價格表現的CRB指數則上漲了9.25%,也創下2014年下半年來的最大半年漲幅。
談及今年的商品行情,某券商資深分析師劉靜(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半年商品的強勁走勢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全球經濟增速下移,個別主要經濟體實施負利率導致資本回報率降低,市場參與者必須提升風險偏好,否則難以實現高回報、甚至正回報;二是經歷四年多的下跌之后,商品價格已經顯得非常配合,疊加國內供給側改革概念以及地產小周期的再次爆發,商品成為“有故事”的主題;三是美聯儲加息推遲甚至中斷令美元階段走弱,對商品價格形成定價支撐,而英國脫歐公投之后市場對各國央行再寬松的預期又給商品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興證期貨研究員林惠也表示,首先,由于大宗商品在近年來的連續下跌之后,價格已經處于歷史洼地,部分商品價格已然跌破自身的成本線,企業處于虧損經營,因此成本端對商品價格起到一定支撐。其次,美元疲軟以及美國原油產量下降、下游需求恢復,促使年后原油價格也有大幅上漲,對大宗商品起到一定支撐。第三,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拉開序幕,配套政策相繼發布,各省市積極配合落實,以黑色商品為代表的供給端有效收縮,從而價格大幅上漲,帶動了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向好。最后,全球貨幣寬松預期也推動了商品價格的上漲。因此在宏觀及微觀層面的共同作用下,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廣泛上漲。
從已經公布的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大宗商品強勢反彈背后仍然很有“故事”。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指出,一是流動性寬松下,高收益資產荒導致大宗商品成為資產配置重點;二是供需基本面出現一定程度的配合,資金寬松下的商品資產配置需求疊加供需基本面改善下的資產輪動效應在商品市場得到體現。
下半年魅影顯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基本面和資金面因素看,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場依然有較大的投資機會。
劉靜指出,短期來看,國內地產銷售、房價已經進入增速回落的階段,對于工業品形成利空;此外,英國脫歐公投以來風險資產不跌反漲的勢頭令英國央行放棄了上周四降息的選擇,預計本周四歐洲央行及下周的美聯儲也將效仿,那么過度計入寬松預期的風險資產包括大宗商品均呈現調整壓力。
不過,中長期看,商品已經處于筑底階段。根據歷史經驗,熊市向牛市的反轉并不會一蹴而就,預計商品整體將呈現寬幅震蕩格局,直至供給側改革完成、需求端真實改善才能進入真正牛市。但基本面偏好的鋅、鎳、貴金屬等品種或已率先完成筑底,未來價格重心將不斷上移。
林惠認為,首先,英國脫歐等事件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從而有利于進一步延長全球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寬松的時間;其次,供給側改革去產能仍將是下半年的主旋律,寶鋼武鋼的重組也提升了國企改革的預期,未來供給端仍將維持緊張格局。因此,整體來看后期商品市場仍有上漲可能。但是,隨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價格超過成本,企業開始盈利,復產意愿將逐漸增強;同時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下游需求并未有顯著改善,因此商品價格繼續反彈的幅度或較為有限。預計后期大宗商品價格或圍繞新的平衡點進行寬幅震蕩為主。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從基本面看,英國脫歐對于主要經濟體的負面影響尚未顯現,但終將顯露,因此央行最終還是會兌現當下的寬松預期,只是時間問題,因此當預期與實際情況不符,也就是市場出現預期差的時候,投資者就要格外注意,這很可能就是行情即將階段反轉的時機。
程小勇則表示,從短期來看,很多商品供需基本面可能已經發生變化。首先,伴隨價格持續反彈,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如煤焦鋼實現扭虧為盈,甚至一度出現近幾年沒有的盈利,或在供給端形成壓力;而需求端,基建和地產中基建獨自發力,地產自5月份開始顯現乏力,因此下半年不大可能出現大規模補庫。其次,從宏觀層面來看,M1和M2剪刀差達到歷史高位,貨幣政策很難進一步寬松,因此大宗商品上半年可能已經走完了全年的反彈行情,下半年將回歸供需面主導的價格回吐和分化的走勢。
CTA基金成新寵
久旱逢甘露。期貨市場沉悶多年之后迎來大行情,吸引了資金高度關注。據統計,1-6月全國期貨交易量同比增長35.08%,商品期貨總持倉量有上臺階跡象。
有業內人士指出,參與期市的資金確實在增加,主要以機構為主。原因很簡單,低增長、低通脹格局令權益和債券收益率降低,而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的前提下,機構資金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需求不斷上升。
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分析,跨市場交易的人重心重回期市,帶來了增量資金。期貨市場資金逐漸增多,主要增量來自股市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供給側改革使得期貨市場政策暖風頻吹,機構也在逐漸關注期貨市場。
在這一背景下,以商品期貨作為主要投資標的的CTA基金取得了較好業績,上半年平均收益率5.75%,大幅領先股票、債券以及其他對沖策略。
“在目前的環境下,側重于商品期貨交易的CTA策略成為市場上的新寵。我們還少量運用量化選股策略來把握當前的市場機遇。”因諾資產總裁徐書楠表示。
高上也指出,期貨市場資金利用率高、T+0流動性好、定價權國際化等優勢,會吸引更多資金入市。長期看,機遇大于風險,因此CTA、期貨私募機構必然會引來發行的“黃金時期”。
不過,程小勇表示,對于2016年大宗商品火爆行情,投資者可以適當參與正規的商品期貨,以及商品類ETF和商品類資管產品,但散戶需要警惕類期貨性質的不合規的所謂現貨交易平臺的陷阱。
劉靜建議,散戶投資者首先要有明確的基本面思路支撐,不懂的品種盡量少碰,否則一定會變成韭菜被割。其次,今年的行情經常是一蹴而就的,幾個交易日就走完一大波行情,因此一旦技術上出現破位或者突破就應立即轉變思路,有基本面配合的可以跟進,沒有基本面配合的品種則應遠離。最后,切忌頻繁交易,反復止損。
“由于當前大宗商品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企業進行套保的必要性越來越顯著。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進行單邊操作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因此普通投資者可以去研究商品間以及商品內的一些協整關系,從而可以考慮進行一定的對沖套利,風險可能相對較小。”林惠認為。(葉斯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