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房產中介問題頻出 住建部等七部門出臺新規加強管理

每經網 2016-08-16 21:00:18

為保障房屋交易安全,《意見》提出,中介機構不得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和禁止交易的房屋提供中介服務,各地要全面實行交易合同網上簽約,防止“一房兩賣”。

每經編輯 王杰    

每經記者 王杰

來自央視的消息稱,近日,住建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銀監會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房地產經紀行業迄今沒有一部行之有效的、高規格的上位法,僅有一些地方性的、部門性的條例、規章,使得行業管理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無法可依”的情況。“在法律層面上,我們迫切需要一部具有權威的法律。”

房屋中介問題多

4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房屋家居領域投訴情況專題報告》,曝光了房屋中介四大問題,包括亂收費現象嚴重、存在霸王條款、資金監管過程中違規操作、隱瞞房屋真實情況。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隨著城市發展,中國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占比逐漸增加。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預計全年超過22萬套,而新房住宅只有4萬到5萬套,大量的樓市成交依賴中介居間成交。相比新房,二手房交易流程更復雜,因為新房大部分產權清晰,購房者只要資金寬裕,交易流程簡單。二手房很多房源有產權問題,比如產權抵押等,這樣就帶來了交易的繁瑣和出問題的可能性。

針對當前部分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發布虛假房源、隱瞞房屋存在抵押等信息、強制代辦收費等問題,此次《意見》要求各地中介機構,全面實行房源信息核驗制度,中介機構應編制房屋狀況說明書,標明房源核驗情況、房地產中介服務編號、房屋坐落、面積、產權狀況、掛牌價格、物業服務費、房屋圖片等。對已出售或出租的房屋,中介機構要在房屋買賣或租賃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將房源信息撤除。

胡景暉表示,發布真實信息、核驗房源等不僅需要企業的努力,也需要業主接受市場教育,改變過往習慣,全力配合企業提供真實、完善的信息。在加強企業、行業管理的同時,政府也需要提供更好的政務服務,如實現房源核驗編碼共享,打通公安、銀行、住建內部系統以便及時查詢房屋狀態,設計更有效率的管理流程等等,如此才能讓經紀服務更加到位。

向違法違規金融產品說不

為保障房屋交易安全,《意見》提出,中介機構不得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和禁止交易的房屋提供中介服務,各地要全面實行交易合同網上簽約,防止“一房兩賣”。同時,全面建立健全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制度,尚未建立相關制度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監管辦法。

針對越來越多的中介機構與金融機構建立業務合作關系,《意見》要求:中介機構提供住房貸款代辦服務的,應由委托人自主選擇金融機構,不得將金融服務與其他服務捆綁;中介機構不得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得向金融機構收取或變相收取返傭等費用;金融機構不得與未在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的中介機構合作提供金融服務。

張大偉認為,二手房中介機構擴張,加大對利潤的要求,對于房地產中介市場來說,的確很多中介機構延長了產業鏈,從二手房出租買賣到信貸,很多中介結構:越來越像金融公司,“首付貸”、“全款貸”、“換房貸”、“監管貸”、“理房通”……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服務。

張大偉說,很多中介機構利用獨家房源等,變現壟斷了購房者選擇其他金融機構的可能性,也因為這些產業鏈的存在,事實上,中介機構壟斷后是有推漲房價的作用和意愿的。“未來主要監管的將是:首付貸、買賣雙方的資金、烘托房源價格、房源的真實程度。從目前市場看,這些領域的調整改善,規范化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意見》還明確要求,各市、縣房地產主管部門會同價格、通信、金融、稅務、工商行政等主管部門,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快建設房地產中介行業信用管理平臺,建立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對嚴重失信的機構和從業人員,聯合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房產中介 監管新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