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3 00:30:06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吳凡
近日,有媒體曝光,一行50人的旅游團抵達上海迪士尼樂園取票入園時,卻被檢票員告知,其中兩張身份證名下的10張門票,當天早些時候已被使用。事實上,此類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在上海迪士尼發生,今年7月份,就有網絡媒體轉載報道:有游客在阿里旅行上買上海迪士尼門票成“廢票”一事。
9月12日,據新華網上海站轉載上海電視臺的報道,臧先生作為南京康輝國際旅行社上海分公司的導游,半個月前接待了一行50人的旅游團,當他們抵達上海迪士尼樂園取票入園時,卻被檢票員意外的告知,其中2張身份證名下的10張門票,當天早些時候已被使用。
對此,上述旅行社表示,這些是從迪士尼的端口出的票,“是正規票,不是黃牛票”。
而上海迪士尼方面則表示,他們實行實名制購票,一張身份證限購5張,票面編碼會與主購票人身份證自動匹配。入園前,主購票人必須攜帶本人身份證到現場核驗,才能取走名下門票。因此,不排除是旅行團成員提前拿走了門票。
至此雙發各執一詞,迪士尼方面則表示,由警方調查監控徹查此事。
9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上述旅行社,在電話接通之后,記者話音未落,對方就直接掛斷了記者的電話,隨后記者又撥打過去,經過兩次掛斷電話之后,對方以“占線”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上海迪士尼也發生過一起“廢票”事件。上海市民方先生在阿里旅行網購買了55張上海迪士尼樂園門票,不料入園當天竟被查出其中33張為無效的“假門票”。
不過,阿里旅行平臺與上海迪士尼也先后對消費者進行了相關賠償。
9月12日,針對上述兩起“廢票”事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當事方之一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對方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上海迪士尼的票務系統還是比較正規的,“如果通過正規官方渠道購買的票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兩起類似事件,并未對上海迪士尼造成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驢媽媽旅游網基于其平臺數據于9月份發布了《2016暑期上海迪士尼旅游行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在統計的3539名門票用戶中,對上海迪士尼的滿意程度為96.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