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老鼠倉”系列報道:“碩鼠”基金經理群像:一念成魔,身陷囹圄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3 10:03:18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掌握著較多的資源、能獨享信息,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的走向,似乎站上了金字塔頂端。但翻到硬幣的另一面,他們也面對無處不在的利益誘惑。那些沒有抵擋住利誘、鋌而走險甚至不惜觸犯法律的“老鼠倉”基金經理們,大多也曾榮譽加身,如今卻聲名掃地甚至身陷囹圄……

每經編輯 李蕾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公開資料顯示,公募基金行業從業人員1.6萬人,而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基金經理數量不過1324人。也就是說,在這個對從業人員要求相當高的行業,基本是在12個公募基金從業人員里才能出一位基金經理。如果把這個數字放在從業人員高達數百萬的大金融行業,則更能體現基金經理的稀缺和寶貴。

這群人掌握著較多的資源、能獨享信息,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的走向,似乎站上了金字塔頂端。但翻到硬幣的另一面,他們也面對無處不在的利益誘惑。

那些沒有抵擋住利誘、鋌而走險甚至不惜觸犯法律的“老鼠倉”基金經理們,大多也曾榮譽加身,如今卻聲名掃地甚至身陷囹圄。牛妹多方統計調查后,為他們畫了一幅群像,請勿對號入座。

高知、精英是標配

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統計近年來法院審判和證監會處罰的“老鼠倉”基金經理后發現,名牌大學、經濟相關專業的碩士幾乎是這些基金經理的標配。

在上述被列入統計范疇的“老鼠倉”基金經理中,畢業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碩士有3人,清華大學碩士2人,南京大學碩士2人,國內其他高校碩士5人,海外高校碩士3人,還有一位是上海財經大學的經濟學博士。

此前,有業內人士對市場上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學歷進行過統計,在偏股型基金中,有23只的基金經理學歷為本科、558只為碩士、80只為博士,約為1:28:4。不完全統計顯示,“老鼠倉”基金經理的學歷平均水平還要再高出一截,基本都是碩士水平。

敲黑板!不說話,上大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晉升路徑順風順水

良好的學歷背景當然是一塊好的敲門磚,但進入基金公司后的表現才是決定其職業生涯是否順遂的關鍵。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統計發現,幾乎所有“老鼠倉”基金經理的晉升都相當順利,有的甚至可以說“扶搖直上”。

基金從業人員的理想晉升路徑(大抵如此):

初進基金公司的分析師、高級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獨挑大梁的基金經理--升任投資總監、副總經理等高管職位。

不同的是,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從畢業到基金經理可能要10年左右,且要研究做得好,才有可能做到基金經理”。上述被列入統計的“老鼠倉”基金經理們大多卻并未花費這么長時間,有的甚至跳過了其中一些階段,直接晉升基金經理等要職。不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人群的智商和情商雙高。

例如,一手締造了“史上最大老鼠倉案”的基金經理——博時基金原基金經理馬樂,出生于1982年,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之后又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攻讀研究生,一畢業就進入博時基金,經歷簡單卻一帆風順。都說,擁有理工背景的“復合型人才”被金融行業偏愛,馬樂也不例外。在博時基金歷任研究部研究員、公用事業與金融地產研究組主管兼研究員、股票投資部投資經理,僅僅5年之后,29歲的馬樂擔任了博時精選的基金經理,并將這只規模上百億元的“大象”基金從排名墊底的業績提升至前三分之一左右。

還有,近期剛剛被宣布判決結果的工銀瑞信基金經理王勇,此前并未在金融機構工作,曾擔任的職位也是銷售主管、市場經理等,2007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4年后就陸續擔任該公司旗下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這速度基本可以算“坐火箭”。

本來,這樣“順”勢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公募一哥”的有力爭奪者。可跑著跑著,就偏了道,哎!

一念之差聲名掃地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用來形容明星基金經理隕落為“老鼠倉”基金經理,恰如其分。

光大保德信原基金經理許春茂,在中國證券行業界曾是一名響當當的人物。2007年,他管理的光大紅利年凈值增長率曾高達175.07%,自該基金成立之日到2007年底回報率也達339.86%,當年許春茂還被評為“2007年最具公信力基金經理”。

還有,交銀施羅德原基金經理鄭拓,其管理的交銀穩健證券投資曾取得并保持晨星兩年期和三年期五星級基金評價,并在《福布斯》2009中國基金排行榜中被評為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再如,易方達基金元老、原副總經理陳志民,當年也曾與王亞偉齊名。

所謂“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一刻還是聞名遐邇的明星基金經理,卻從峰頂掉落,只緣于一念之差。如今回過頭來看,都只剩感慨。

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還發現,近年來,被判決或處罰的基金經理開始呈年輕化趨勢,上述被列入統計范疇的“老鼠倉”基金經理中就有好幾位“80后”。

很多人建議要提升基金經理的道德水平、降低道德風險,不過事實屢次證明,在豐厚的利益面前,人性其實并不可靠。這個時候或許就像不少律師們所提到的,還是要從制度建設到立法、司法和行政全面立體地“包圍”,再輔以道德標準提升,才能對“老鼠倉”起到切實打擊。

本文為〡理財不二牛buerniu5188〡原創精品

歡迎轉發、分享、點贊支持

或加入QQ群(群號:536986437)交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授權轉載請移步后臺留言申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老鼠倉 基金經理 偏股型基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