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3 12:20:18
成都市與北航在天府新城會議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區位、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全力打造“一體兩翼”的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此次簽約共涉及項目7個,簽約總金額114億元。
每經編輯 柴剛
關鍵詞一:[成都引力]成都加快建設西部科技中心
未來3年,成都將以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為目標,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著重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兩個通道”。實現這一目標,以“創新為魂、科技立城”的成都科學城肩負著重要使命。
在9月11日召開的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表示,“加快建設西部科技中心,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關鍵詞二:[成都速度]百天吸引北航114億元投資
5月,北航到成都考察,8月便與成都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不過百日,北航決定將114億元的巨大投資放在成都,與天府新區開展合作,共同在成都科學城打造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還分別與新都區和彭州市合作,開展北航成都航空航天發動機研究院和北航成都航空動力創新研究院兩個項目,這體現了北航對成都區位優勢、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充分肯定。
也正因成都具有如此強大的引力,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成都速度、成都奇跡。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成都已正式吹響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號角,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便是加快建設西部科技中心。
在9月11日召開的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表示,“加快建設西部科技中心,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創新為魂,我們把創新驅動作為第一動力。”唐良智在會上表示,提升城市創新力、創業力、創造力,把創新創業抓起來,作為城市發展的動力,是他從去年以來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
處于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城市發展的持久動力從何而來?成都給出的答案是,創新、改革、開放、人才“四輪驅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個月舉行的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唐良智曾公開表達這一構想,“到2025年,成都將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基本建成西部重要科技中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在這一進程中,與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將是重要的推動力量。
按照規劃,未來3年,成都將以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為目標,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著重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兩個通道”。
實現這一目標,以“創新為魂、科技立城”的成都科學城肩負著重要使命。8月30日,成都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成都科學城軍民融合創新產業園全力打造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項目總金額達到114億元。這是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的研究機構進駐后,成都的高校“朋友圈”再添“實力嘉賓”。
與此同時,在創新引領之下,成都應如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經濟實力?“要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產業發展這個命根子,抓住項目投資這個牛鼻子。”唐良智說。
A:大視野 建設西部科技中心
摘要:[重點聚焦基礎性、關鍵性科學領域,增強城市基礎科學實力和原始創新能力。著力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兩個通道”,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和世界一流創新企業。]
重點聚焦基礎性、關鍵性科學領域,增強城市基礎科學實力和原始創新能力。著力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兩個通道”,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和世界一流創新企業。
成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既是成都必須肩負的國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來發展的現實需要。
據悉,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建設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創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其中,成都已提出,加快建設西部科技中心,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表示,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成都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和推動城市轉型的第一動力。他表示,成都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歷史機遇,深入實施創新型城市建設2025規劃和創新引領行動,按照“12345”的總體思路,抓好全面創新改革這個“一號工程”,提升城市創新力、創業力、創造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西部科技中心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唐良智表示,重點聚焦基礎性、關鍵性科學領域,增強城市基礎科學實力和原始創新能力。著力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兩個通道”,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和世界一流創新企業。
實現這一目標,成都科學城作用十分重要。就在半月前的8月30日,成都與北航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成都科學城軍民融合創新產業園全力打造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項目總金額達到114億元。這被視為成都“校院地合作”的典范之一。
站在新起點上,成都謀求新跨越。隨著北航落戶成都,成都加速建設西部科技中心再獲助力。
B:大項目 北航牽手成都總投資百億
摘要:[8月30日,成都市與北航在天府新城會議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區位、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全力打造“一體兩翼”的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此次簽約共涉及項目7個,簽約總金額114億元。北航與天府新區開展合作,共同在成都科學城打造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兩翼”,則是指北航分別與新都區和彭州市合作,開展北航成都航空航天發動機研究院和北航成都航空動力創新研究院兩個項目。]
北航與天府新區開展合作,共同在成都科學城打造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分別與新都區和彭州市合作,開展北航成都航空航天發動機研究院和北航成都航空動力創新研究院兩個項目
早在今年3月,北航材料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華明第一次來到成都科學城時,他就在想,“一定要把這個地方推介給北航”。兩個月后,北航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帶著十多人的考察團來到成都,一眼就“相中”了這里。
8月30日,成都市與北航在天府新城會議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區位、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全力打造“一體兩翼”的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此次簽約共涉及項目7個,簽約總金額114億元。
所謂“一體”,是指北航與天府新區開展合作,共同在成都科學城打造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兩翼”,則是指北航分別與新都區和彭州市合作,開展北航成都航空航天發動機研究院和北航成都航空動力創新研究院兩個項目。
作為此次合作的焦點,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項目備受矚目。按照計劃,該項目將形成北航創新研究院、北航研究生院、北航創新科技園和北航天府國際交流中心,“這就使創新研究、落地孵化、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密切結合起來。”北航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房建成表示。
北航創新研究院還將引入6位“兩院”院士的項目到成都轉化,以實現相關先進科研成果在成都科學城的產業化應用,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打造成都、四川乃至西部轉型發展新引擎。
據了解,首個院士項目——由北航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惠彬負責的獲得國防科技一等獎的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裝備項目已完成注冊程序,成立了公司,實質性推進該科研成果在成都實現轉化。
徐惠彬希望將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建設成為成都的又一靚麗名片。
對于成都而言,此番攜手北航或是打造校地合作“典范之作”的良機。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曾表示,這個項目的價值,不僅在于114億元的巨大投資,更在于其為校地合作帶來“更具可持續性的模式”。
C:大創造 智力資源匯聚成都科學城
摘要:[在北航項目落戶之前,已有 7個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確認被引進。除了電子科技大學“天府數智谷”創新基地、四川大學天府創新研發中心,還有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成都分院、清華四川能源與互聯網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分院新園區、同濟大學創業谷西部基地、斯坦福天府研究院……可以想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名單還將更長。]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活力城市,成都把創新驅動放到了第一位。“留給科研的空間決不能擠壓。”唐良智前日在會上強調。
在北航項目落戶之前,已有 7個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確認被引進。除了電子科技大學“天府數智谷”創新基地、四川大學天府創新研發中心,還有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成都分院、清華四川能源與互聯網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分院新園區、同濟大學創業谷西部基地、斯坦福天府研究院……可以想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名單還將更長。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國家戰略創新與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呂本富看來,北航牽手成都有因可循,“成都已經成為國內的四大創新創業中心之一,當地有創新創業的氛圍,并且成都高校的IT專業實力很強,有足夠的人才支撐。”
呂本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校如果是孤零零的,往往發揮不出集體效應,相反,如果智力資源越集中,越容易交叉融合產生“雜交優勢”,“成都是西部的科教中心,這也就不難理解高校、研究機構扎堆聚集了。”
成都科學城正向著“西部創新第一城”的目標邁進。短短兩年,已從當初的“一張白紙”上浮現出“一座城池”的骨架,并且,其正逐漸成為西部創新要素聚集最多的地方,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正在被打通。
一組數據或能顯示這座新城崛起的速度。今年以來,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突出項目開工建設和重大項目招商引資,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過半”,上半年預計實現GDP127億元,增長12.3%,簽約引進重大產業項目31個。
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成都天府新區俯瞰初具雛形的成都科學城時表示,如今科學城的藍圖已經繪就,框架基本形成,要做新經濟核心區,新動能拓展區,打造四川發展新引擎。
以“創新為魂、科技立城”的成都科學城,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使命、定位、思路,高度契合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所需的新經濟形態和新動能訴求。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成都曾建議,在成都科學城內布局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因為當國家級科研機構大量聚集以后,就可能派生出大量優質企業,形成重要的經濟增長點。而這正是新經濟的新特點,新動能的動力源。
“天府新區要圍繞‘大創造’定位,加快‘再造一個產業成都’,打造西部新興增長極。直管區要突出抓好成都科學城、天府商務區和產業合作園‘三大板塊’建設,加快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和新興產業園發展。”唐良智前日表示。
D:大產業 推動產業成鏈條、成集群發展
摘要:[目前,成都提出了“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等優勢產業和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推動產業成鏈條、成集群發展,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
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等優勢產業和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推動產業成鏈條、成集群發展,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
高校依城而立,城市因校而興。事實上,成都加速建設西部科技中心的“底氣”,遠不止成都科學城。
56所高等院校、30余家國家級科研機構,33名“兩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698人、超70萬名在校大學生……成都坐擁西部最雄厚教育與科研資源,不僅為其創新創業提供了強大源動力,也讓校院地協同項目被各方寄予厚望。
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曾公開表示,大學是城市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他希望高校能夠成為引領創新創業的“弄潮兒”。
他指出,新常態下,創業經濟、智慧經濟的突破性發展正當其時、風帆正勁。“可以說,創業革命對21世紀的影響,將相當于甚至超過工業革命對19世紀、20世紀的影響。創業已經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發展強大動力。”
創新與創業緊密相關,在創新引領之下,城市的發展,基礎在經濟、支撐在產業。
唐良智前日表示,“要積極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產業發展這個命根子,抓住項目投資這個牛鼻子,強基礎、擴規模、優結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經濟實力。”在他看來,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是城市強盛的根基,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軸和能動軸。
成都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要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加快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要實施成都制造2025規劃年度計劃,以大項目支撐大產業,以大平臺承載大發展,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筑牢城市發展基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要夯實工業發展平臺、狠抓工業大項目促建,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加快構建’3+N’工業園區布局,全市完成技改投資1600億元、工業投資2000億元以上。”
目前,成都提出了“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等優勢產業和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推動產業成鏈條、成集群發展,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引進和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產業龍頭項目,還需進一步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兩個通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直接服務于一流大學、一流院所、一流學科的建設,推動“三權”改革的抱團突破,兩三年內打造至少10家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服務于成都的多個千億產業。
回溯過往,高校與城市之間一度為“院墻”所阻隔,豐碩的科研成果被鎖在“象牙塔”內。成都近年來一直在積極謀求與高校院所建立“親密關系”,意欲推倒橫亙在高校與城市之間的那堵高墻,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通道,為實現校院地合作“1+1+1>3”奠定堅實基礎,為創新驅動城市發展提供一種新范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