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5 09:36:04
9月14日,央行發布8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M2同比增速有所增加,M1同比增速有所放緩,數月以來至今,M1與M2的剪刀差擴張幅度首次縮窄。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9月14日,央行發布8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M2同比增速有所增加,M1同比增速有所放緩,數月以來至今,M1與M2的剪刀差擴張幅度首次縮窄。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計中國M1、M2剪刀差已經見頂,因此有關流動性陷阱的爭論將逐漸降溫,有助于為后續貨幣政策營造平穩的環境。
另外,8月新增貸款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中長期貸款減少80億元。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分析認為,企業中長期貸款下降一般被理解為企業對未來信心不足,但也存在因為前期融資過多、企業現金堆積、票據和發債融資改善的背景下,所以企業并不缺貸款資金的因素。
“M1-M2剪刀差”半年來首次收窄
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1.10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45.45萬億元,同比增長25.3%,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16.0個百分點。
鄧海清分析稱,“M1-M2剪刀差”半年來首次收窄。M1-M2剪刀差擴大開始于2015年3月,至今已經近一年半,此次收窄與基數因素有關,即M1同比的基數越來越高,導致M1同比易降難升。此次M2回升主要與存貸款余額回升有關,與基數原因關系不大。M1-M2剪刀差收窄表明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有所改善,并不表明經濟活化程度降低,因為M1增速已經太高,活化程度早已足夠。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全球來看,降息周期內剪刀差上升是普遍現象,但不會長期持續,預計中國M1、M2剪刀差已經見頂,因此有關流動性陷阱的爭論將逐漸降溫,有助于為后續貨幣政策營造平穩的環境。
8月社融扭轉7月斷崖式下滑勢頭
8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02.90萬億元,同比增長13.0%,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
從社會融資角度,初步統計,2016年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49.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01.48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7.7%,同比高0.7個百分點。
鄧海清分析說,金融數據全面回升,與經濟數據回升一致,共同驗證經濟L型拐點已過。8月新增社融為年內第三高,新增貸款為年內第四高,表明7月的大幅下滑并非趨勢。
劉東亮指出,8月信貸與融資數據總體超出預期,信貸達9487億,社融高達1.47萬億,扭轉了7月斷崖式下滑的勢頭,主因票據融資和企業短期貸款降幅大幅收窄。
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487億元,同比多增1391億元。新增貸款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5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286億元。
在鄧海清看來,8月新增貸款中,居民貸款仍為主力,特別是中長期貸款,表明居民購房需求仍然旺盛。
在信貸結構方面,劉東亮認為,存在明顯問題,房貸仍然占比最高,且攀升至年內第二高位5286億,反映了前期地產銷售火爆對房貸的拉動作用。
企業中長期貸款減少80億元
8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20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72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8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235億元。
另外,在8月社融存量方面,委托貸款余額為12.38萬億元,同比增長22.5%;信托貸款余額為5.83萬億元,同比增長7.5%;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4.03萬億元,同比下降37.6%;企業債券余額為17.00萬億元,同比增長29.8%;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5.35萬億元,同比增長25.4%。
劉東亮分析認為,對公中長期貸款減少80億元,反映企業對貸款需求萎靡或壞賬風險阻礙銀行放貸。但如果從對公中長期總體融資規模來看的話,表內中長期貸款+企業債券融資+股票融資+委托貸款+信托貸款,8月合計6469億元,與7月的6800億元相差不大,且與往年同期相比并不低,因此不能單純通過信貸數據得出企業融資需求劇烈萎縮的結論。
但從企業中長期融資的表內表外結構來看,2016年以來表內融資占比持續下滑,8月已降至負值,這既反映了金融脫媒的趨勢,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表內融資價格較為昂貴,促使企業更傾向于表外融資且提前償還表內融資,因此在加強對表外融資監管的同時,降低表內融資成本仍是很有必要的。
鄧海清也認為,美中不足的是企業貸款增幅非常微弱,企業中長期貸款還在下降。企業中長期貸款下降一般被理解為企業對未來信心不足,但也存在因為前期融資過多、企業現金堆積、票據和發債融資改善的背景下,所以企業并不缺貸款資金的因素。此外,非銀金融機構貸款為去年8月以來最高,上一次非銀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與“救市”有關,此次上升原因尚不明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