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9 18:18:15
近日,在工信部發布的第28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中,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JNP6123BEVW純電動城市客車和JNP6183BEVW純電動城市客車的名字出現在“不符合《公告》管理規定”序列內。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趙成
每經實習記者 趙成
近日,在工信部發布的第28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中,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JNP6123BEVW純電動城市客車和JNP6183BEVW純電動城市客車的名字出現在“不符合《公告》管理規定”序列內。
NBD汽車里了解到,這也是本批次目錄中,僅有的兩款因不符合規定,被工信部“拉黑”的新能源客車。根據規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上述兩款純電動城市客車將暫停生產和銷售。
“我們還沒有聽說此事,由于剛放假回來,也還未接到上層對此事做出的進一步安排。”青年汽車負責宣傳的一位工作人員對NBD汽車表示。
但截至發稿,據工信部《公告》發布之日,已經過去整整5天。
NBD汽車發現,此次被禁售的2款新能源客車其車身長度分別12米(JNP6123BEVW)和18米(JNP6183BEVW),是所有新能源客車補貼標準中,補貼最高的一檔。
而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在今年公布的《2016年新能源客車補貼標準》中,明確提出“12米以上、雙層客車按照標準車1.2倍給予補助。”
9月8日,財政部發布通報,稱對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涉及2013到2015年已獲得和已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40.1萬輛。
同時列出了作為典型騙補案例的五家企業:蘇州吉姆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以及河南少林客車,涉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10.1億元。工信部對這5家企業停止執行中央財政補貼,并對吉姆西取消整車資質,要求其他4家把問題車輛從推廣目錄中剔除,追回補貼資金。
“由于產品本身的問題,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有可能造成禁售;但如果車輛存在‘有牌無車’、‘有電無車’、‘標識不符’等‘騙補’行為,是一定會被禁售的。”一位電動汽車行業資深專家對NBD汽車表示。
“財政部此前公開‘點名’的5家騙補車企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肯定不止這些,但無論如何,這都說明電動客車的申報管理日趨嚴格了。”
事實上,隨著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準入收窄的趨勢已愈發明顯。與此前5月份發布的準入規則征求意見稿相比,“新版”意見稿多出了8條,被完善成了28條。
據了解,在第28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中,共有269款新能源車型進入本批目錄,其中客車120款(純電動92款、插電混動28款);乘用車(含插電)18款;純電動專用車超過120款。
而當初第287批申報目錄純電動車型達424款,與申報數量相比,實際批復的車型數量雖然超過半數,但NBD汽車發現,申報卻沒能進入該批次的純電動客車車型卻超過70款。由此不難看出,國家對純電動客車新車型管控進一步加強,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提升。
此外,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工作人員對NBD汽車表示:“青年汽車集團旗下兩款純電動客車經改造后,可以重新進行申報。”而對于此次被禁售的原因,該名工作人員并未透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