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2 23:32:26
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占到全球流量份額的9.9%,金額僅次于美國,首次位列世界第二。
每經實習記者 張懷水
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量躍居全球第二,超過同期吸引外資規模,實現資本凈輸出。
9月22日,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201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總體而言,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連續13年快速增長,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占到全球流量份額的9.9%,同比增長18.3%,金額僅次于美國(2999.6億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第三位是日本1286.5億美元),并超過同期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56億美元)。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介紹,從對外投資的企業結構和區域分布看,2015年,近八成的非金融類對外投資來自地方企業。地方企業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量達936億美元,同比增長71%,占全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量的77%。
投資量躍居全球第二
此次發布的“公報”中指出,2002~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高達35.9%,“十二五”期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5390.8億美元,是“十一五”的2.4倍。
張向晨表示,2015年,世界工業生產低速增長,貿易持續低迷,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世界經濟整體復蘇乏力。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逆勢上揚,流出流量創2011年以來的新高,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也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
對于中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的原因,張向晨在發布會現場給予了解釋:首先,國際市場有需求,發達經濟體總體上看經濟在復蘇,對外國投資有需求,發展中經濟體在進行工業化的同時也需要外來的資金。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為了吸引外來資金也出臺了一些投資便利化的措施,這些從外部環境上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
“其次,2015年中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我們的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這是中國企業開展對外投資的堅實物質基礎,以及國家開展‘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這些都發揮了引領和推動的作用。”張向晨表示。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貿易大國,資本輸出和貿易輸出之間有著相互借力的關系,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也要重視資本輸出。此外,近幾年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本國企業在海外的安全和利益保障,也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政策,讓國內企業“走出去”有了更多信心。
“另一方面原因是國內市場的比較優勢在下降,比如勞動力成本提升、同質化競爭比較激烈、投資環境相對優勢在減弱等,迫使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意識開始提升。”白明認為。
民企對外投資占比超六成
張向晨在發布會現場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關于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情況,2015年非公經濟占我國對外投資的65.3%,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比重是在上升的。
民企對外投資占比上升,“公報”中也有相關的數據印證:“2015年,近八成非金融類對外投資來自地方企業。地方企業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達936億美元,同比增長71%,占全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77%。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實現78.2%、84.7%、14.2%的較高增長;上海、北京、廣東2015年流量均突破百億美元,位列地方投資前三。”
白明告訴記者,民營企業走出國門,是投資戰略的一種外延或者延伸。這將有利于企業在未來全球化分工中提升自己的國際站位。比如最近跨國企業并購的現象就比較常見,涉及制造業、服務業等諸多行業,通過并購能夠迅速在國際市場上站住腳跟,而且能提升自己在全球化戰略當中的比較優勢。在這些要素的驅動下,更多民營企業開始著眼于海外市場。
“另一點我認為民營企業捕捉商機的能力確實比較強,在國內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走出國門等于多了一種選擇。利用兩種市場、兩種資源彌補企業發展欠缺已經成為比較常見的手段。”白明表示。
張向晨在發布會上介紹說,2015年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呈現出幾個重要特征:首先投資地區分布比較廣泛,境外企業的數量占80%;其次,投資領域比較廣泛,投資的并購十分活躍。2015年非公企業境外并購金額占當年境外并購金額的75.6%,在數量和金額上均首次超過了公有經濟的企業;還有一點就是投資影響力不斷加大,非公經濟類的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一支重要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