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09 23:39:45
出售九倉電訊將使九龍倉集團獲得74億港幣的現金收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李少婷
香港十大地產商之一的九龍倉集團(0004,HK)近日發布公告稱,已與海外私募基金組成的財團訂立協議,以95億港幣出售九倉電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倉電訊”)。九倉電訊為九龍倉集團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主要面向香港的商業客戶開展業務,是九龍倉集團通訊、媒體及娛樂板塊的兩大重要資產之一。
九倉電訊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但面對香港電訊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經濟下行的壓力,九龍倉集團認為香港電信市場情況已經“今非昔比”,正對其通訊、媒體及娛樂版塊進行策略評估,板塊內另一重要資產有線寬頻(01097,HK)也可能被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售資產接盤方為私募基金MBK Partners Fund III, L.P.及私人投資公司TPG,前者專注投資北亞洲市場,后者則大佬云集,多次涉足電訊資產收購。電信分析師付亮向《每日經濟新聞》分析道,出售給私募基金及私人投資公司是為了盡快拿到現金。
“甩包袱”獲利74億港幣
10月4日,香港兩大百年企業會德豐(00020,HK)及九龍倉集團攜手發布公告稱,九龍倉旗下全資附屬公司Wharf Communications已與買方訂立協議,以95億港幣出售九倉電訊,交易預計于年底完成。
九龍倉集團擁有香港兩大地標性物業海港城、時代廣場,香港富豪吳光正曾任該公司主席十余年,會德豐與九龍倉有投資關系,是香港最具實力的投資公司之一,兼營物流、通訊、媒體以及與娛樂業務。
此次交易出售的九倉電訊屬于九龍倉集團旗下的通訊、媒體和娛樂板塊。據九龍倉集團介紹,九龍倉電訊是香港最大以企業為對象的電訊服務供應商,光纖網絡覆蓋約9成商業市場,提供強大本地數據傳輸、咨詢及通訊服務,并有領先的系統整合設備能力。2015年,其除稅前及除稅后盈利分別為3.31億港幣及3.01億港幣。
在九龍倉集團看來,九倉通訊成立的24年歷程中,市場已經歷巨大轉變,而轉變的步伐亦更趨急劇。在2015年年報中,九龍倉集團分析道,九倉電訊正面對兩大可損害其盈利的威脅,即經濟大幅或持續放緩令公司陸續倒閉或縮減規模,及價格競爭壓力導致收益減少。
電信分析師付亮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香港面積不大、運營商多,通訊企業競爭激烈,價格難以提升,而九倉電訊主要針對企業服務,目前香港經濟下行壓力大,企業經營困難,市場潛力有限,出于長遠發展的考慮,出售九倉電訊在情理之中。
出售九倉電訊將使九龍倉集團獲得74億港幣的現金收益,而買方為一家由私募基金MBK和私人投資公司TPG為交易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的一家獲豁免公司。
付亮分析稱,有些資產直接出售難度比較大,先出售予私募基金及私人投資公司等財團相對便捷,可以盡快把錢收回來,然后再對下一步進行布局。九龍倉集團也表示,該項出售所得款項將為集團日后業務發展及投資機會提供額外現金流。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私募基金MBK來自韓國,曾競投ING韓國壽險業務以及日本最大的高爾夫球場運營商Accordia Golf Co,在業內擁有領導地位。而私人投資公司TPG則多次涉足電訊資產收購,曾競購電訊盈科子公司HKT45%股權。
尋求出售旗下通訊上市公司
自2016年初,九龍倉集團宣布對其通訊、媒體及娛樂業務進行策略評估,這也意味著,除了九倉電訊外,或有其他板塊內資產繼續出售。
九龍倉集團此舉與板塊表現不無關聯,根據九龍倉集團2015年年報,在九龍倉經由Wharf Communications營運的通訊、媒體及娛樂業務,僅占集團2015年整體收入的9%及營業盈利的1%。
九倉通訊的業績情況并不是最糟糕的,根據九龍倉集團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九倉通訊核心業務仍較去年有較大進展,而基于本地數據及商業寬帶業務錄得雙位數按年升幅,為歷年來表現最佳的中期業績。其中,九倉通訊總收入增至10.05億港幣,核心固網收入則大幅增長9%至7.24億港幣。
相比之下,有線寬頻的業務狀況看起來更讓人擔憂。而九龍倉集團2016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通訊、媒體及娛樂收入下跌2%至17.15億港幣,其中,九倉電訊收入增加2%,有線寬頻則錄得7%跌幅。另外,九倉電訊的營業盈利增長了2.14億港幣,抵銷了有線寬頻的1.33億港幣營業虧損。
有線寬頻為九龍倉集團通訊、媒體及娛樂板塊的兩大重要資產之一,就其公告內容來看,其有被出售的可能性。7月5日,有線寬頻與九龍倉集團聯合公告稱,九龍倉集團已自獨立第三方接獲多份有關其通訊、媒體及娛樂業務的初步提案,部分該等初步提案涉及可能對于有線寬帶的權益進行直接或間接收購。10月4日,有限寬頻表示,策略評估尚未完成,九龍倉集團仍在評估多個第三方提案,但尚未就出售有線寬頻訂立任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受益于房市的火熱,九龍倉集團2016年中期業績表現穩健,核心盈利59.72億港幣,按年上升14%。不過,財通國際9月5日研報提示,香港零售價值指數增長持續放緩,自2015年起至今出現同比減少,下降幅度持續擴大,這使得商鋪租金增長壓力加大,而九龍倉集團租戶主要是高檔零售品牌,受到的影響較大。記者就上述風險于9日下午致電咨詢九龍倉集團,但未能接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