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多只產品未備案 江西大管家理財被查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1 01:14:03

江西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本身私募產品就是不能公開宣傳的,更何況一些并不存在的虛擬產品。他還認為,虛擬產品有可能是類私募的代客理財,打著私募產品的旗號進行對外宣傳。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每經記者 于垚峰

近日,中國證監會江西監管局(以下簡稱江西證監局)官網發布公告稱,江西大管家理財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管家理財)多只私募產品未備案,并存在公開宣傳行為,且公司網站上存在“高收益”“年化8%~30%”等存在誤導投資人風險判斷的措辭,要求大管家理財立即停止違規行為,并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

10月31日上午,大管家理財董事長王敬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去年5月份取得私募牌照,至今只推出了一款私募產品。公司積極配合江西證監局的調查,現在客戶也不接待,處于閉門整改的狀態,在內部進行梳理。隨后他又補充道,目前公司是半停業的狀態。

多款產品未備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注意到,證監會部署開展的全國范圍私募基金風險排查整治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各地一些違規私募基金被查處并被要求整改。

此次被江西證監局查處的大管家理財只能算是私募界的新成員。信息顯示,其2015年5月8日才取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頒發的私募基金牌照。該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代碼207659,證券簡稱管家理財。

記者注意到,江西證監局調查發現,大管家理財的公司網站上存在“高收益”“高穩回報”“年化8%~30%”等可能誤導投資人風險判斷的措辭。此外,公司通過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對“大管家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大管家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大管家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大管家6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大管家資管計劃”等5只私募基金產品的募集公告及產品凈值進行宣傳。其中,僅“大管家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中基協進行了備案,其余基金均為虛擬產品。

江西證監局表示,大管家理財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國證監會令第105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一款和第十四條的規定。按照《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決定對大管家理財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

江西省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身私募產品按規定就是不能公開宣傳的,更何況是一些并不存在的虛擬產品。這些虛擬產品有可能是類私募的代客理財,打著私募產品的旗號進行對外宣傳。

上述私幕經理認為,“這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私募基金,早晚要出事”。

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查詢發現,大管家理財成立于2007年6月28日,注冊資本45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王敬春,大管家理財成立時的股東為自然人李洪喜、王敬春、朱永龍,此后發生兩次變更,第一次變更為自然人王敬春、吳芬芬;經過第二次變更后,目前唯一股東是上海善已道企業咨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大管家理財的經營范圍為:投資咨詢(金融、證券、期貨、保險除外);投資管理;實業投資(以上項目依法需經批準的項目,需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掩門”自查搞整改

大管家理財在被江西證監局查處通報之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登錄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現,公司網站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投資產品的宣傳,更無“高收益”“高穩回報”“年化8%~30%”這些誤導投資人進行風險判斷的措辭,只有“關于我們”“加入我們”“聯系我們”幾個子鏈接。

10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南昌市財富廣場b座13樓的大管家理財。在1305和1306兩個房間打通的辦公室外面墻壁上,掛著一塊長方形的玻璃板,上面寫著“大管家”三個藍色大字,字下面是一把金色的鑰匙圖形。

記者看到,大管家理財辦公室大門緊閉,敲門之后,門被打開了四十公分左右的空隙。一位工作人員探出半個腦袋,在記者表明了采訪意圖后,該工作人員稱去請示,同時又把門關上了。在經過兩次通報之后,記者終于被工作人員領進了該公司董事長王敬春的辦公室。

王敬春告訴記者,通報上說公司存在誤導性宣傳,事實上這是其他人的理財產品,自己做的這一塊,不可能承諾保底。他表示,“比如說銀行發放的產品,承諾最低保本8個點收益,因為我們有投資咨詢這一塊的業務,會把這些放進網站。”

王敬春解釋道,“對于上述情況,存在一些誤解,但是既然(江西證監局的)公告已經發了,我們不能不去配合。我們本著的就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

對于“多款產品沒有備案而進行宣傳”一事,王敬春表示,到目前為止,公司只發行了一只私募產品,也只有500萬元的規模。其余的產品,后面都沒有進行下去,最后也就是沒有了。

“事實上,我們自7月中旬就已經開始整改了。”王敬春告訴記者,公司現在客戶也不接待,處于閉門整改的狀態,在內部進行梳理。另外,對于中基協所有的相關法規條例、操作指引,公司正組織員工內部學習。隨后他又補充道,目前公司是半停業的狀態。

為進一步了解大管家理財被查處的詳細情況,記者隨后又來到江西證監局稽查處,但相關工作人員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私募監管日趨規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管家理財被證監部門查處并非個案。

早前,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某投資擔保公司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私募基金募集過程中,存在向不特定對象宣傳私募基金產品、向投資者承諾固定收益、未履行風險評估和風險揭示程序、私募基金產品份額低于法定標準等私募基金募集違法行為。

對此,有關證監局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對該投資擔保公司給予警告,并處2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牛某某給予警告,并處2萬元罰款;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田某某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罰款。

盡管目前我國私募基金的規模越來越大,但種種跡象顯示,證監會對私募基金包括虛假宣傳等在內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也越來越大,基金業日趨規范化。

據中基協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77萬家,比2015年底的2.5萬家下降7300余家,9月底已備案私募基金4.12萬只,比2015年底的2.40萬只增加1.72萬只,增長了41%,9月底實繳規模6.66萬億元,比2015年底的4.05萬億元增加2.61萬億元。

一邊是管理人數量出現下降,一邊是備案的私募產品和資產管理規模大幅增加。如何理解這“一降二升”?業內人士指出,管理人數量下降反映出在近期私募備案、信息披露、合同指引等一系列政策及監管趨嚴態勢背景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的“門檻”有所提高,管理人呈現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基金業協會先后已發布《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辦法》《私募基金管理人內控指引》《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等10余個規則及相關的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江西大管家理財被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