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7 23:24:25
分析認為,目前養老行業的顯性盈利模式大家看中的還是“餐飲費、護理費、床位費”等費用,但更多的隱性盈利模式正在挖掘之中。行業同時還缺乏人才,尤其是經濟和金融專業人士。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瞬
◎每經記者 吳瞬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及政府對民營資本進入養老市場的大力提倡,養老產業將步入“黃金時代”。近年來,不斷有上市公司跨界進入養老服務領域,A股涉及養老概念的上市公司已多達34家,但目前行業內還未出現領頭羊級的公司,多數仍處于早期布局狀態。
2016年初,宜華健康(000150,SZ)出資4億元控股養老服務公司親和源,將養老產業視為公司未來的重要利潤來源之一,但親和源在2014年、2015年時仍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時虧損5263.95萬元,在股權收購協議書中,原股東承諾2019年親和源實現盈利;而另一家試圖做大養老服務產業的雙箭股份(002381,SZ)2016半年報顯示,子公司桐鄉和濟頤養院有限公司上半年同樣是虧損34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A股上市公司如宜華健康、雙箭股份等在養老服務領域的布局多數集中于高端養老領域,養老服務尤其是高端養老服務領域正上演著一場大規模的跑馬圈地,但從目前基本都處于虧損的狀態來看,談盈利仍為時尚早。
資本偏好高端養老
來自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消費需求在3萬億元以上,2050年左右將達到5萬億元,養老服務業涵蓋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產、醫療服務、文化健身娛樂等多個領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一個潛力極大的新興產業正在形成。
目前,伴隨著未來國內嚴峻的養老形勢,同時由于中低端養老服務缺乏盈利預期,從數年前大熱的養老地產到如今“醫養結合”的大健康產業,各路資本紛紛將視線轉向高端養老領域,扎堆趨勢已形成。
據不完全統計,各類型企業都在涉足、計劃涉足或研究高端養老領域,如保險公司中的泰康人壽、中國人壽、合眾人壽及平安保險等;房地產公司如萬科、保利、綠城及綠地等;醫療服務機構如雅達國際、美兆健檢等;專業養老機構則有親和源、北京太陽城、恭和苑等。
公開資料顯示,宜華健康控股的親和源是一家從事會員制養老社區運營及提供養老服務管理的專業服務公司。目前親和源主要運行了四條產品線,覆蓋養老社區、休閑養老、醫療護理、養老咨詢及委托運營等方面。截至2015年12月底,親和源上海老年公寓共有房間838戶,入住率約95%。
宜華健康在今年7月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將親和源的盈利和經營模式總結為:主要從事會員制養老社區運營、養老產品的創新及提供養老服務管理咨詢服務,公司利用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通過收取會員卡費、年費等形式為老人提供快樂服務、健康服務及終身照料服務,同時公司運用現代服務業的理念和技術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把自身運營養老社區的經驗進行總結,并由此形成管理理念的輸出,為其他養老項目提供咨詢及策劃服務,以此獲得收入、利潤和現金。
定位高端的親和源收費方面同樣不菲,宜華健康董事會秘書邱海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親和源上海地區項目銷售A卡會員費為150萬元,B卡會員費則為88萬元,同時在入住期間每年還需繳納數萬元的管理費用。
對這種高端養老,中國老齡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鄧春陽認為:“真正兜底的養老是政府為社會提供的最基本的保障。但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的人士想要優雅、舒適的養老環境時,社會資本的進入應得到鼓勵,而且社會資本進入真正應該做的也是中高端的養老,從低端養老來看社會資本也很難得到一個較好的資本回報。”
現在是最佳入場時間?
但具體到上百萬元的會員費、每年數萬元的管理費來說,這類收費模式到底是否能夠贏得客戶的青睞,百萬級的養老成本到底劃不劃算?
一位從事養老行業多年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現出了他的疑惑:“養老是一個常態性的事情,如果養老院只是住兩個月三個月那是沒問題,但是如果要住10年呢?1個月2萬,1年就20多萬,10年就200多萬,而80歲的老人甚至有可能還會住20年,那些就只能是一些真正的富人群體才能承受;而對他們而言,富人群體可以自己請專業的保姆、廚師和專門的護士,家政護理全都包括了,難道還要再去花兩三萬塊錢住進養老院?所以養老一定要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和中國老百姓的消費水平。”
對這種疑問,邱海濤認為:“現在一線城市對中高端的養老需求還是很大的,現在一線城市在觀念上正在轉變,像上海、北京的消費能力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市場也是比較能夠接受這種模式的。”
宜華健康此前在公告中表示,過去國內的養老產業成熟度極低,造成國內中高端養老成本居高不下,與客戶的消費能力和支付意愿嚴重不匹配,但這一切都將在2016年迎來轉機。“首先,國內產業整合度在2015年已經快速提升。有眾多龍頭企業開始關注、進入養老產業,將通過資本的方式進一步加速整合過程,從而使得產品、產業鏈成熟度快速提高。其次,養老產業的技術積累已經比較豐富……最后,社會化養老需求開始快速增長的同時,過去兩年相對盲目的養老產業投資也將成為后入強者的整合對象,從而成為成功者的‘墊腳石’”。
邱海濤表示,抓住目前這個時間節點進入高端養老算是最佳的入場時間:“因為現在市場還是‘比較雛形’,市場比較容易去開拓,競爭也沒那么厲害。但問題是你現在就是需要對養老這一塊兒的運作比較有經驗的伙伴來操作這個事情,目前市場也很不健全,容易出現模式不成熟、營運效果比較差的情況,選擇親和源是我們對他們的模式和能力的認可。”
宜華健康不只是簡單地投資高端養老,邱海濤表示主要看中的還是其與主營業務之間的協同性:“他們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是很強的,現在在上海親和源里面也住了很多名人,上市公司希望他們把整個家庭的醫療服務消費全部放到我這個平臺上來,我們要的不僅僅只是養老,養老只是讓他給我們帶來這些群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