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一位老人收費可上百萬 可養老服務運營公司仍在虧損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7 23:24:25

分析認為,目前養老行業的顯性盈利模式大家看中的還是“餐飲費、護理費、床位費”等費用,但更多的隱性盈利模式正在挖掘之中。行業同時還缺乏人才,尤其是經濟和金融專業人士。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瞬    

調查對象:部分武漢老人 數據來源:科創月刊

 

盈利模式還有可突破點

雙箭股份在公告中也指出,目前我國養老服務業的商業運營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同時,各種養老服務形式的出現,也會使市場開拓等方面面臨一定的風險。

不僅是雙箭股份的養老院暫未能實現盈利,宜華健康旗下親和源預計未來幾年同樣將持續虧損,高端養老的盈利難題正是市場對其最為疑慮之處。按照親和源原股東承諾,親和源在2019年凈利潤應不低于2000萬元,但在2016、2017、2018年分別虧損不超過3000萬元、2000萬元、1000萬元。

邱海濤對此表示:“虧損是因為前期投入的項目比較多,整體費用和財務費用相對來說也比較高,加上這個模式的收入是要進行分攤的,在前期這個收益是比較差的,但隨著項目的鋪開,而又借助我們上市公司給他們融資的能力,大幅降低相關的財務費用,利潤也會很快上來,同時我們也會‘醫養結合’突破一些新的合作模式,肯定也會給他帶來一些收入。”

天風證券在一份研報中分析認為,不同于地產商,專注養老市場的產業投資者往往長期持有養老地產項目,通過后期運營獲得相應回報,因此相應醫療康復、餐飲等養老配套服務較為全面。上海親和源、北京樂成養老、北京太申詳和、北京愛慕家等較具代表性,引入較為成熟的會員制模式,投資回收期較長。

在鄧春陽看來,目前養老行業的顯性盈利模式大家看中的還是“餐飲費、護理費、床位費”等費用,但更多的隱性盈利模式正在挖掘之中。同時,行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其中行業人才方面同樣缺口相當大:“行業還比較新興,從業者來源比較單一,大多是憑著一腔熱情或者是政府的補貼就沖進來了,真正的專業度還不夠,尤其是對經濟和金融比較了解的人士還比較少。”

和君集團健康養老事業部分析也認為,目前產業發展依然還存在大量問題,養老機構床位空置率高、難以產生盈利,養老從業人員、尤其是養老護理員人才匱乏,部分養老機構服務水平低、安全存在隱患,養老支付能力低、支付意愿差,產業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部分企業缺乏明確方向等問題依然困擾著從業者,成為產業內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阻礙。

 

新聞鏈接:一個民間資金養老機構樣本調查《社會資金養老中心:我們沒法賺快錢 正借多元化扭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養老市場 養老服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