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9 00:49:03
有意思的是,從廣東宏巨此次發布的減持計劃來看,公司明確將通過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進行減持。一些投資者認為,這似乎說明廣東宏巨已經找到了接盤方。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2015年6月成為*ST景谷(600265,收盤價28.94元)二股東后,廣東宏巨一度被認為是上市公司走出陰霾的救星。不過,小康控股此后從天而降,迅速將廣東宏巨擠下大股東寶座。而廣東宏巨也樂得借勢高價清倉,但因受制于轉讓限制未果。現如今,在持股無限制的情況下,公司再度拋出減持計劃。
“二當家”或豪賺數億元
據*ST景谷公告,根據廣東宏巨于11月8日出具的《告知函》,其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通過司法過戶方式取得的公司1947萬股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5%;或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全部3170.27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4.42%。
截至11月8日收盤,*ST景谷報收于28.94元。以最大股份減持數量估算,廣東宏巨此番減持套現將超過9億元。
資料顯示,*ST景谷二股東中泰信用的持股因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被法院凍結。2015年6月,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布解除對中泰信用持股的凍結,隨后,廣東宏巨與中泰信用達成協議,以20.07元/股收購了中泰信用所持有的*ST景谷股權,成為公司新晉第二大股東。當時,這筆股權交易作價約6.36億元。
從上述情況分析,若全部減持完畢,廣東宏巨預計將獲得近3億元的投資收益,可謂十分劃算。考慮到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大多存在一定的折價,其最終收益存在低于這個水平的可能。
在減持計劃發布之前,廣東宏巨似乎已經按捺不住減持套現的欲望。
公告顯示,7月12日~11月7日,廣東宏巨已經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了400萬股*ST景谷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08%。減持價格在24.13元~28元/股。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這4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08%)是廣東宏巨進駐*ST景谷后,于2015年7月9日從二級市場上增持所得。這3.08%的股份,一度使得廣東宏巨成為*ST景谷的第一大股東。即便以7月9日*ST景谷最高價15.87元/股來估算,廣東宏巨也獲利頗豐。
又有新勢力進駐?
事實上,廣東宏巨早有撤離*ST景谷之心。
2015年9月,瀾峰資本強勢舉牌*ST景谷;2015年11月,小康控股受讓景谷森達持有的*ST景谷3202.67萬股股份。同期,瀾峰資本與小康控股達成一致行動協議,其合計持股達3851.68萬股,占比29.67%,奪走廣東宏巨(當時持股27.51%)第一大股東之位。
由于小康控股旗下擁有當時尚在排隊IPO的小康股份、渝安創新、渝安機械等諸多資產,其對*ST景谷的介入一度引發市場對“小康股份棄IPO而改道借殼”的猜想。這種猜想在二級市場上引發*ST景谷股價的大漲。
在此情況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小康控股,廣東宏巨并未增持反擊,而是選擇借勢減持退出。
今年1月23日,*ST景谷公告宣布,廣東宏巨與南京豐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豐同投資)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豐同投資以協議受讓廣東宏巨持有的公司3570.27萬股股份,股份占比27.51%。股權轉讓總價10.7億元,折合29.97元/股。若這筆交易成功,廣東宏巨無疑將大賺特賺。
然而,廣東宏巨的如意算盤失算。根據《證券法》等相關規定,在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購行為完成后的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而當時廣東宏巨進駐*ST景谷只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公司不得不于數日后宣布終止此次股權轉讓,并承諾在鎖定期屆滿(7月8日)前,不再操作此類行為。
有意思的是,從廣東宏巨此次發布的減持計劃來看,公司明確將通過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進行減持。一些投資者認為,這似乎說明廣東宏巨已經找到了接盤方。
對于通過林木資產處置、債務豁免等方式實現業績扭虧,保殼在即的*ST景谷而言,新勢力的到來是利是弊,還有待觀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