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5 11:47:13
與傳統方式相比,區塊鏈技術下的處理效率大幅提高,“合作行原來‘T+1’才可以拿到的數據,現在實時可以進行調閱和核對。”微眾銀行科技事業部基礎架構部副總經理盧道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今年9月,微眾銀行聯合華瑞銀行開發的基于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投入試運行,將用于優化兩家銀行“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清算。
作為國內銀行業的首個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這個清算平臺使得兩個真實的銀行機構可以通過區塊鏈進行數據交換驗證,完成實時清算。
與傳統方式相比,區塊鏈技術下的處理效率大幅提高,“合作行原來‘T+1’才可以拿到的數據,現在實時可以進行調閱和核對。”微眾銀行科技事業部基礎架構部副總經理盧道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注意到,微眾銀行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探索上已先人一步。除了貸款清算平臺,微眾銀行還聯合騰訊云推出了面對金融業的區塊鏈BaaS云服務,讓同業從業者能夠共享區塊鏈底層設施,包括云服務相關的技術、軟件和代碼,而不需要重復投入。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分布式賬本
9月底,微眾銀行聯合華瑞銀行開發的基于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開始試運行。
這個基于區塊鏈的清算平臺的應用場景是微眾銀行個人小額信貸產品“微粒貸”。作為一家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80%左右的貸款資金來自其他銀行,合作方式是聯合放貸。由于合作方眾多以及業務本身的特殊性,運營效率存在很大壓力。
“目前有數十家合作銀行,如果未來擴展到數百家,數據交換及清算對賬工作將會極其復雜。”微眾銀行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沒有引入區塊鏈的情況下,一方面,微眾銀行的合作行無法實時了解備付金賬戶信息、貸款借還明細與記賬差異因素等,只能通過日終對賬文件獲取信息,增加了合作雙方的流動性管理難度;另一方面需要各自開發對賬系統,缺乏統一的系統間賬務信息,這些都增加了銀行間合作的復雜性。
而引入了區塊鏈,就像建設了一條高速公路,每家同業機構只需要開通接入高速公路的小道,業務即可暢通無阻,且一經確認的交易可不依賴于傳統的日終對賬文件。
“我們認為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分布式賬本,而分布式賬本的特性是在機構間可以實時共享賬本數據,在目前金融機構的合作業務中,兩個機構需要共享賬本的場景大多都是為了清算對賬,所以這也是我們從清算對賬入手的主要考慮。”盧道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實時確認、鏈式結構、加密Hash這些比較好的特性,對于提升清算的實效,有非常顯著的意義。”盧道和說道,“在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同時,也會遵循原來銀行間互相連接時的所有安全要求。”
大多數金融機構正在努力尋找合適場景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微眾銀行,也有一些機構已經推出或者即將推出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今年7月,螞蟻金服上線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讓每一筆善款可被全程追蹤;前不久,中銀香港宣布,年底前會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按揭物業估值上,希望借此提高審批的準確性及效率。盡管概念已經不再新鮮,但目前來看,區塊鏈在國內金融機構落地的應用場景還很少。
“在現在非常成熟的金融領域,都已經高度的電子化,流程化和互聯網化,而區塊鏈這個技術還處在一個實驗室的階段,所以兩者要找到很好的結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盧道和指出,區塊鏈是一個需要多方對等參與才能夠達到最好效果的創新技術。
今年5月,微眾銀行聯合安信證券、京東金融等20多家機構發起成立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以下簡稱金鏈盟);今年7月,微眾銀行聯合騰訊云,推出了面對金融業的區塊鏈BaaS云服務(區塊鏈即服務),也是金鏈盟輸出的第一個產品。而除了金鏈盟之外,已經有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聯盟)、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等多個區塊鏈聯盟在國內成立。
“尋找合適的場景是大多金融企業正在區塊鏈技術上努力的方向。”盧道和說,“回歸到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區塊鏈技術有一些核心基礎運作機制,共識機制、確認機制、一致性、唯一性、不可篡改性、可驗證性等。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它們當作技術組件,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痛點和需求,進行選擇、裁剪、組合、改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