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17 09:50:33
港股在今年2月觸底后一路反彈,盡管中途有些波折,但總的來說恒生指數年內的漲幅比滬指的表現更為搶眼。隨著深港通的漸行漸近,資金南下的勢頭已逐漸升溫。然而,和滬港通一樣,50萬元的資金門檻,擋住了不少散戶投資者。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怎么辦?如何才能買到便宜的港股呢?
每經編輯 譚婧
港股在今年2月觸底后一路反彈,盡管中途有些波折,但總的來說恒生指數年內的漲幅比滬指的表現更為搶眼。隨著深港通的漸行漸近,資金南下的勢頭已逐漸升溫。然而,和滬港通一樣,50萬元的資金門檻,擋住了不少散戶投資者。
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怎么辦?如何才能買到便宜的港股呢?別急,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這就教你幾招。
基民投資港股有兩條路可選
在給投資者2017年的投資建議中,不少機構都提到了明年投資港股的機會。例如,中金公司就建議超配港股,原因總結起來大致有三點:方便、便宜、有需求。因為港股市場相比全球股市都有估值優勢,還受益于盈利增長穩健及內地投資者境外配置的需求。目前內地普通投資者直接配置港股資產的限制較少,但在所有資產中,港股預期回報率是最高的。
牛妹發現,相比滬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主要是擴大了港股通股票范圍,新增了市值在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并且包含了在滬深交易所和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全部A+H公司的H股。據國元證券測算,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共有416只,其中包含89只A+H股。
不過,要想買這400多只港股,可不容易,身為小散的你得有50萬元的資產。如果沒有這么多不能直接買賣港股,那也不要緊,借道公募基金投資港股更為方便,而且投資門檻低至1000元。目前,公募的港股基金主要有兩種:一是港股QDII;二是滬港深基金。
最為老基民熟悉的,莫過于QDII了。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三季度末,已投資港股資產的QDII基金有70只(各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港股資產占基金凈值比超過50%的有38只,其中有13只為指數基金。跟蹤指數主要為代表大盤風格的恒生國企指數和恒生指數,前者規模最大,主要有H股ETF、恒生H股、H股分級等,后者有恒指ETF、恒生通、恒生ETF、添富恒生等,這些基金下半年以來的收益率均在10%以上。另外,還有一只QDII跟蹤標普香港上市中國中小盤指數,為華寶標普香港中小盤,于今年6月24日成立,截至11月10日的收益率為6.66%。關于主動型QDII,在前述38只QDII中,國投中國、國富大中華精選混合和工銀香港中小盤年內收益率超過10%。
而去年開始大量發行的滬港深基金,更是借助滬港通投資港股,今后還將擴展到深港通,在QDII額度緊張的情況下,給了大家新的投資方式。據東方財富Choice顯示,目前已成立的滬港深基金已達到45只(各份額分開計算),37只為今年成立。業績方面,有9只年內收益率超過10%,其中8只是今年成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45只基金有著“滬港深”的名字,但目前并非所有都持有港股。牛妹查詢了這45只基金的三季報和半年報,綜合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只有21只滬港深基金持有港股,其中15只在三季度末重倉港股數超過5只。不過,由于不少滬港深基金在下半年陸續成立,目前尚在建倉期無法看到持股明細。
牛妹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基金↓↓↓
滬港深基金VS港股QDII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了,又是滬港深基金,又是港股QDII,我到底該選誰?首先,牛妹想說,你得知道差別。
滬港深基金在交易規則上和普通的A股基金一致,相比QDII基金,其優點是:1、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部分渠道可以做到T+1贖回到賬;2、不受QDII額度限制;3、A/H股可靈活切換;4、交易費率較低。
港股QDII的優點則是:
1、港股投資范圍更廣。港股QDII可投資聯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滬港深基金則只能投資標的股;
2、更純正。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就對牛妹表示,滬港深基金只是擴大了投資范圍,而非一個主題,所以并非大家認為的“有滬港深名字,就會有80%資產投資港股”,這是個誤解;
3、基金經理或更為專業。以往為QDII配備的基金經理,通常都是專門研究港股的,而滬港深基金的投研團隊既要研究A股又要考慮港股,相比QDII投研團隊更為專注。
既然互有優點,那么誰更占優勢?
“港股基金和其他基金一樣,僅在投資方向上有區別,投資品種的限制不同,產品定位不同,在配置中起的作用不同,本身無優劣之分。滬港深開通后,港股QDII同樣也會借用該通道,節約QDII額度,選任何一種都一樣。”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表示。
王群航則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他告訴牛妹,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后,“原來重點做港股的QDII含金量已經不大了。如果這些產品做不出業績優勢,或者不能改變投資區域,已持有這些QDII的基民應當審慎抉擇,甚至贖回。”
綜上所述,基民朋友們在選擇港股基金時還是要多方面考量,這樣才會在做好投資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虧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