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業內激辯鋰動力電池企業門檻:年產能80億瓦時是否過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4 19:02:27

舊版的動力電池規范條件實施時間并不長,從去年5月1日至今也只有一年半時間,但其引發的行業變化非常劇烈。整體而言,動力電池企業面臨政策標準上的挑戰非常嚴峻。

每經編輯 歐陽凱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歐陽凱

 

針對工信部近日下發的《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11月23日,在第4屆中國(湖南·寧鄉)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不少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呼門檻定得過高,企業無法承受,呼吁降低標準。甚至有企業代表在微信朋友圈呼吁一起向工信部反饋意見。

之所以引起行業如此大的關注,是因為征求意見稿大幅抬高了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產能的門檻。根據征求意見稿第八條,“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80億瓦時,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1千萬瓦時。”而此前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的年產能門檻設定在2億瓦時。

有企業直呼“壓力山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后對比后發現,征求意見稿對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的要求擴大到40倍,對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要求也擴大到10倍,超級電容器企業的要求則稍微寬松,只翻了一倍。

“國家出這個征求意見稿,可能還是認為之前的2億瓦時門檻太低了。”比亞迪動力電池事業部副總經理孫華軍認為,從此前工信部公布的四批動力電池推薦目錄名單來看,第五批原本預計第三季度末出臺,但至今遲遲未有結果,主要原因在于排隊企業眾多,由于此前門檻明顯過低,導致基本上有生產線的企業都可以入圍,起不到行業規范的目的。不過,他也坦言,80億瓦時目標確實比較高。

安信證券調研數據顯示,從目前從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產能來看,能達標的屈指可數,僅有比亞迪一家。2016年比亞迪現有產能100億瓦時,到年底產能達160億瓦時,緊隨其后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2016年現有產能為60億瓦時,到年底產能達到80億瓦時,才剛剛達標。

“我也是剛剛才知道這個征求意見稿,我們目前動力電池PACK年產能只有1萬多套,但意見稿要求至少8萬套,現在都不知道怎么辦”,深圳一家上市公司旗下負責動力電池系統業務的負責人無奈說道。

事實上,征求意見稿不只針對鋰電池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等,系統企業年產能力也從原先的不低于1萬套或2億瓦時提高到不低于8萬套或40億瓦時。生產多種類型的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系統企業,其年產能力亦需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有企業直呼“壓力山大、沒法生存”,也就有企業慶幸自己提早進行了規劃布局。五龍電動車(00729,HK)旗下專事核心零部件配套的中聚(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政威就表示,自己本身作為集團內系統企業,集團在產能規劃上對系統企業的配套要求便是8萬套,所以此次新規對公司來說影響不大。

妙盛動力董事長邱則有坦言,在動力電池規劃上,其早就預估到國家定的2億瓦時門檻太低,今年已經在湖南長沙布局了60億瓦時的動力電池廠房建設,而遼寧沈陽的60億瓦時廠房也已建設完畢,再加上原來的規劃產能,屆時合計年產能便能達到130億瓦時。

“幸虧我的規劃已經是130億瓦時,反正我廠房、公共設施都建好了,直接上就是了,只是速度要快一點”,邱則有坦言。

意見稿細則尚待落實

除了產能要求大幅度提高外,此次新規也對生產條件、技術條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比如,意見稿新增了安全的要求,要求企業近兩年沒有出現生產經營和產品應用的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在技術能力方面,要求企業應配備至少滿足以上材料分析、安全評價、性能評價等的相關研發工具、測試驗證設備等;要求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并經過具有資質的汽車動力相關檢測機構測試合格。

深圳普瑞賽思總經理許輝勇告訴記者,動力電池從研發到進入市場,必須經過全方位的檢測,包括安全、性能等等,對企業而言,完整的檢測投入成本至少是上千萬,但不少企業認為檢測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忽視在檢測方面的投入,導致動力電池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11月21日凌晨,鵬輝能源(300438,SZ)旗下廣州生產基地三樓車間高溫老化設備起火,初步懷疑其中一個高溫老化設備溫控失控,具體原因在進一步調查中,預計造成的財產損失大約在幾十萬元。對此,鵬輝能源就表示將吸取教訓,并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杜絕此類事故再發。 

實際上,根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發生的鋰電池起火事件至少就有18起。平安證券指出,多起電池生產企業火災事故已引起監管部門重視,意見稿對生產安全要求空間增強,將憑借公告企業名單動態管理機制,督促動力電池企業提高生產環節的安全意識。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舊版的動力電池規范條件實施時間并不長,從去年5月1日至今也只有一年半時間,但其引發的行業變化非常劇烈。整體而言,動力電池企業面臨政策標準上的挑戰非常嚴峻。

不過,孫華軍指出,現在規范條件還處在征求意見中,后續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降級80億瓦時的門檻;第二種是門檻維持不變,但給予企業一到兩年過渡緩沖期。此外,這個規范條件究竟是否屬于強制性也不清楚,不少細節尚待落實,比如什么時間開始執行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動力電池規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