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未:力爭成為上市公司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商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8 16:58:30

近年來,公募基金不斷拓展創新領域,財通基金就是其中之一。11月25日財通基金董事長劉未出席了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6 第五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中的“2016中國基金業高峰論壇”,在劉未看來,財通基金是一家比較有創新意識的公司。劉未建議,從財通基金的角度,投資還是應當將投資周期與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財通基金將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特色業務,力爭成為上市公司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商。

每經編輯 趙靜林    

每經記者 趙靜林

近年來,公募基金不斷拓展創新領域,財通基金就是其中之一。在董事長劉未看來,財通基金是一家比較有創新意識的公司。成立五年管理規模近1800億元,在公募基金行業中還算是年輕的財通基金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標識,在定增、新三板和股權投資等領域都有了顯著發展,這與前瞻的戰略布局是離不開的。

與前幾年相比,2016年以來,角逐定增市場的機構越來越多,定增投資日趨復雜化。談及如何選擇定增項目,劉未認為,定增投資并非依靠簡單的二級市場投資邏輯就能輕松復制。考慮了能否從產業資本的角度出發、能否充分整合投行業務資源、能否與上市公司達成深度合作等問題后,才能真正深入了解定增標的的投資價值,以做出合理的投資判斷。

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定增市場,監管部門相應也會愈發關注企業定增實際的投向以及項目質量。從這個意義上,劉未認為,完善相應的監管制度對定增市場的健康長久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真正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定增市場的優勢將愈加明顯。

不論是公司本身還是公募基金行業,其實現階段都面臨創新和突破。劉未建議,從財通基金的角度,投資還是應當將投資周期與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財通基金將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特色業務,力爭成為上市公司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商。


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您如何看待2016年的公募基金市場?展望2017年,您認為行業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方向?

劉未:總體而言,2016年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是比較平穩的。經歷了2015年較大的波動之后,行業監管有所收緊,因此今年公募行業處于較為平穩的發展狀態。預計2017年也將進一步延續這種平穩,并且在一些創新領域有所發展。

最近,一些新的政策可能會給公募行業引入新的活力,比如即將出臺的FOF基金,以及定增市場、新三板市場和股權投資市場等。事實上,財通基金很早就開始布局新三板市場,截至目前,已經發布20只新三板產品,也希望這個市場有更進一步、更加規范化的發展。

NBD:2016年財通基金管理規模增長迅速,是如何做到的?這幾年感受到最大的壓力是什么,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劉未:我們一直堅持保持自己的特色產品和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定增產品。目前,財通基金在定增領域已經積累了超過千億元規模。作為公司最主要的優勢業務,我們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包括團隊和人員配備等。在團隊建設上,其實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公司,團隊成員原先來自不同的公司,但在同一個平臺上,大家目標一致,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回顧這幾年的發展,財通基金能在某些領域形成自己的特色,最根本的就是我們是一家比較有創新意識的公司。這兩年在定增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這也得益于我們之前在很多領域不斷進行探索,可以算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我們選擇主動尋找行業的新機會,早期我們在期貨資管方面,也是抓住了行業的一些機會,在2012年底就將定向增發業務作為公司戰略核心業務之一。至此,我們已經完整經歷了2輪定增投資周期,成功參與460余個定增項目,累計參與金額近1400億元,對投前項目質地把握、投中定增競價的技巧、投后管理的跟進及溝通都很有經驗。

至于最大的壓力和競爭,我覺得可能就在于我們自己。要不斷地突破我們自己,包括目前財通基金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還是面臨創新和突破的問題。除了在原有的優勢業務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我們還要更多地利用現在的經驗優勢和資源優勢,比如說做好上市公司的金融服務。

這也是我們創新設立投行部的原因,我想我們公司將充分借助現有積累的460余家上市公司及60家緊密合作的投行資源,積極拓展與上市公司上下游產業鏈的深入合作,力爭成為上市公司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商。

NBD:最近有傳言要取消定增,您如何看待定增市場的前景?

劉未:我只是從財通基金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實這個問題并不能簡單地孤立去談。從去年IPO企業的質量再審,很多IPO的企業撤回了材料,今年上半年對并購重組從嚴的把關,到現在定增市場出現的一些變化,其實大家聯系起來看這個事情,可以看到監管部門其實是在呵護整個市場。

我們認為,定增市場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監管部門也越來越關注企業定增實際的投向以及項目質量。我覺得對整個再融資市場而言,特別是對參與再融資的投資者是有利的。今年整個定增市場,再融資的總量現在已逾1.3萬億元,跟去年持平。作為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平臺、供給側改革的推動力,未來定向增發市場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在監管部門的呵護下,我認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質量會上升。在此趨勢下,定增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定增市場的優勢將愈加明顯,同時也為定增市場的健康長久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NBD:您今年9月由財通基金總經理升任董事長,對于公司未來有何規劃?

劉未:首先還是繼續發展財通基金現有的特色業務,做精做細,然后逐步拓展到多個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包括定增、新三板,以及正在發展的未來為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等,都在逐漸布局。我們也是基金業內率先定位于"上市公司全方位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商"的公司。具體方向而言,財通基金一方面將從前端挖掘上市公司的并購融資訴求,與上市公司合作產業、并購類項目,從定增"參與者"轉變為定增"生產者"。另一方面,將與券商投行條線全面合作、優化上市公司所持資產結構,深度挖掘優良資產,協同新三板投資部把握股權投資機會。

未來在一級市場也會進一步加大布局,重點關注部分成長潛力比較好的公司。從定增的一級半市場拓展到一級市場,其實也有很多投資共性和資源共享,比如看待和考察公司企業的方式等。但一級市場投資周期拉得更長,考慮的因素必定更加全面。考察定增項目的話,如果宏觀環境沒有太大變化,一般可能考慮未來一年的表現就能夠判斷是否有投資機會,但從一級市場PE的角度,那就至少要著眼未來三五年的時間,是否有持續成長的潛力。我認為,PE的一個作用就是能夠幫助上市公司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值得投資的公司必然是有的,只是比較少,需要更加充分更加扎實的研究和挖掘。所以,從財通基金的角度來看,我們建議大家站在現有的角度,可以把投資的周期和眼光再看得長一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未 公募市場 定增市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