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1月CPI創7個月新高,明年物價還會繼續漲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9 14:48:03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2.3%,同比創7個月新高;PPI同比上漲3.3%。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這輪PPI上漲主要是生產資料上漲,跟CPI相關的消費資料價格相對穩定,因此并不擔心通脹,2017年更多是物價的正常化。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實習編輯 李晃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同比創7個月新高;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PI過去持續下降,自今年9月轉正后漲幅不斷擴大,市場格外關注PPI對CPI的傳導作用。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這輪PPI上漲主要是生產資料上漲,跟CPI相關的消費資料價格相對穩定,因此并不擔心通脹,2017年更多是物價的正常化。政策寬松還是從緊取決于經濟增長和通脹的組合,目前經濟增長平穩,物價至多是正常化,政策不會從緊不會寬松,將更多以穩定為主。

CPI繼續站上“2時代”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繼10月CPI同比增長2.1%之后,11月CPI繼續站上“2時代”,并且同比漲幅較10月繼續擴大了0.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對于11月物價上漲的支撐因素,鮮菜,汽、柴油,水電燃料等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5.8%,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汽、柴油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6%和6.0%,漲幅分別比上月擴大2.3和3.4個百分點;水電燃料價格同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6%。

“上述各類價格變動合計影響CPI同比漲幅擴大0.15個百分點,是C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說。

目前距離年底越來越近,僅12月CPI數據還未出。不過,多家機構預測,全年物價漲幅將維持在2%左右,完成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物價目標已無懸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今年全年CPI走勢,12月8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2017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從全年來看,CPI運行總體上呈現出年初、年末較高,年中較低的“U”字形走勢,這主要與食品價格變化趨勢有關,即食品價格在年初和年末漲幅均比較高,年中比較低。

報告估計,全年CPI上漲2.0%左右,落在政府確定的目標區間之內。

煤炭開采重點行業價格漲幅繼續擴大

PPI方面,環比與同比漲幅繼續擴大。從環比看,11月份PPI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值得注意的是,同比方面,自今年9月轉正后,同比漲幅呈擴大態勢。數據顯示,11月PPI同比上漲3.3%。而此前9月、10月分別同比上漲0.1%、1.2%。

李慧勇表示,PPI超預期主要還是前期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生產資料價格過去五年持續下降,今年轉正后上漲加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11月受美國大選影響相關商品期貨大幅度上漲,使得PPI環比遠超歷史同期。預計漲勢至少在明年一季度之前都是可持續的。預計明年全年PPI還是在2%左右,一季度是高點,前高后低。

繩國慶分析稱,PPI環比上漲的原因在于工業行業價格普遍上漲與部分重點行業價格漲幅繼續擴大。

其中,重點行業價格方面數據顯示,煤炭開采和洗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0.3%、6.1%和5.0%,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5、5.3和3.5個百分點,合計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9個百分點。

專家:尚不足以催化全面通脹

由于CPI和PPI分別處于經濟循環的不同階段,兩者相互影響,目前市場也關注PPI對CPI的傳導作用。

《報告》指出,CPI和PPI“剪刀差”變小,PPI對CPI的下拉作用減小甚至于消失,消費和生產領域的通縮壓力均有減小,這對增強企業信心、改善生產經營意義重大,是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判斷指標。當然,隨著PPI轉正,未來其漲幅也許會超過CPI,屆時又會對CPI產生推高壓力。

圖片來源:東方IC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目前來看,雖然CPI和PPI同步上漲,但PPI的漲幅明顯高于CPI,這說明物價上漲主要還是在上游行業,而中下游行業由于終端需求沒有堅實的基礎,提價能力不足,因此被迫承受及消化來自上游的成本壓力。

“相應我們在月度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公布中也能發現,盈利能力出現明顯改善的是上游行業,而中下游行業包括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卻有所放緩。”章俊說。

在李慧勇看來,這輪PPI上漲主要是生產資料上漲,跟CPI相關的消費資料價格相對穩定,因此并不擔心通脹,2017年更多是物價的正常化。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目前PPI并未向CPI傳導,表現為CPI的非食品環比僅為0.1%。但是他同時表示,PPI創5年新高,央行應適當考慮加息議題。

不過,在李慧勇看來,政策寬松還是從緊取決于經濟增長和通脹的組合,目前經濟增長平穩,物價至多是正常化,政策不會從緊不會寬松,將更多以穩定為主。

圖片來源:東方IC

章俊也認為,目前短期源自于上游行業的非典型通脹壓力不足以催化全面通脹,同時也不構成貨幣政策立場改變的動因。考慮到明年2季度房地產和基建投資下滑帶動需求走弱,加上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時滯,央行目前應該維持貨幣政策立場,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微調流動性余缺來實現良性的流動性環境。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衛東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通脹要看供求平衡和貨幣供給增長。從供求平衡來看,目前還是產能過剩。從貨幣供給量來看目前還是11.5%左右M2供應量,基本是一個溫和的狀態,考慮這兩個核心因素的話,應該不會出現過快的通脹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1月CPI創7個月新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