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3 00:49:56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每經編輯 文多
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每經編輯 文多
隨著“兩桶油”管網資產開放的競速,油氣管網改革也隨之提速。
12月12日,中國石化(600028,SH)發布公告稱,中國人壽及國投交通228億元認購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管道公司)50%股權,同時,其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然氣公司”)將持有管道公司50%的股權,管道有限公司將不再納入中國石化的合并財務報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舉將增強中國石化旗下管道公司獨立性,破除“一股獨大”的局面,另一方面,從持股比例上看是多方博弈妥協的結果,“由于都是國資,只能算其在產權多元化上的探索。”
雖然8月份時,中石化全體董事已經一致通過關于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業務的引資議案。但“另一桶油”中石油,已經在數天前落地管網向第三方開放首單——12月7日,中石油旗下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與廣匯能源(600256,SH)簽署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將向廣匯能源江蘇啟東LNG分銷轉運站實行第三方開放。業內普遍認為,這也代表著中石油管網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林伯強直言,中石化管道向第三方開放也在推進中,“兩桶油”的表現直接反映了管道改革加速。
打破“一股獨大”
據中國石化公告,中國人壽和國投交通擬分別以現金200億元和28億元認購天然氣公司全資子公司——管道公司共計50%的股權。本次增資完成后,管道公司注冊資本將由1億元增加至2億元,天然氣公司將持有管道公司50%的股權,中國人壽將持有管道有限公司43.86%的股權,國投交通將持有管道有限公司6.14%的股權。據上述公告,中國人壽目前持有中國石化控股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2.8%的股權,并向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委派了一名監事。
就此事,林伯強認為,中國人壽入股更多是基于險資對于投資穩定性的追求。在他看來,三方在股權上的比例更體現了彼此的妥協,“這樣的股權導致誰也不絕對控股,是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但由于其他股東主業不同,預計中石化還是在公司內占據一定主導權”。
公告還顯示,本次增資資金擬用于川氣東送擴能工程和儲氣庫的建設,同時,用于一般營運資金和償還債務,改善資本結構。
記者注意到,中國石化于2016年6月對公司川氣東送項目的相關資產與業務進行了重組,管道有限公司承接了川氣東送項目的相關資產與業務。目前,管道有限公司為川氣東送項目的實際運營主體。
截至2016年6月30日,管道有限公司的資產總額約為196.33億元,負債總額約為177.98億元,凈資產約為18.35億元;2016年上半年,管道有限公司的營業收入約為26.12億元,凈利潤約為11.69億元。
管道改革再加速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天然氣公司旗下還擁有中石化天津天然氣管道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中石化重慶天然氣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公司。
林伯強表示,此次川氣東送管道公司的增資由于還是在國資系統內,算不上混改,但確實意味著中石化在產權多元化上又前進了一步。
他認為這一舉措有利于打破管道公司內部的“一股獨大”,緩解中石化相對資金緊張的狀況,“更多還是油企在低油價困局與國企改革壓力下的動作”。
相比而言,中石油管網改革在12月7日曾邁出實質性一步:旗下西氣東輸管道公司與廣匯能源簽署框架協議(簡稱框架協議),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將向廣匯能源江蘇啟東LNG分銷轉運站實行第三方開放。有分析認為,中石油向前邁出的這一步,是整個天然氣行業改革的重要一步。
“兩桶油”均在以不同的方式推進管網資產開放,這背后則是油氣管道改革的提速。“‘兩桶油’在管道改革中動作頻頻,實際上反映了管道整體改革進程的加速。”林伯強道。
早在2014年,國家能源局就發布了《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但“三桶油”的改革并未有實際動作。今年9月初,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做好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三桶油”對外公開油氣管網信息。最終,擁有全國85%油氣管網市場份額的中石油最終公開了其油氣管網與LNG進口接收站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