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9 19:17:59
8月底上市的第四代國產歐藍德(以下簡稱國產歐藍德)在11月廣汽三菱的銷量表現上,以5667輛的銷售成績成為廣汽三菱的銷量冠軍。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11月,國產歐藍德累計銷量達到1.08萬輛,占廣汽三菱整體銷量的24.1%。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趙成
每經實習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翼
新勁炫占據廣汽三菱銷量半壁江山的格局,正在成為歷史。
8月底上市的第四代國產歐藍德(以下簡稱國產歐藍德)在11月廣汽三菱的銷量表現上,以5667輛的銷售成績成為廣汽三菱的銷量冠軍。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11月,國產歐藍德累計銷量達到1.08萬輛,占廣汽三菱整體銷量的24.1%。
在難以快速提升市占率的情況下,國產歐藍德被看作是三菱品牌在國內市場的“救命稻草”。
國產歐藍德的銷量也超出企業預期。廣汽三菱副總經理杜志堅也向媒體表示,國產歐藍德今年的銷量目標將從1萬輛調高至1.8萬輛。
銷量好壞,產品是基礎。廣汽三菱為何有如此勇氣,將國產歐藍德的年銷售目標一下上調80%以上?近日,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帶著疑問對國產歐藍德四驅尊貴版進行了試駕。
車是好車 “座”不正經
自國產歐藍德開下生產線的那一刻,廣汽三菱便喊出“2047”的口號,即20萬元以內的4驅7座SUV。
的確,售價區間在15.98萬~22.38萬元的國產歐藍德共推出2種排量、4款車型,主銷車型是排量為2.4L、售價18.98萬元的四驅精英版5座車型和2.4L、售價19.68萬元的四驅豪華版7座車型。
與進口車型相比,國產歐藍德在外觀方面并沒有明顯改動,只是把原先的LED示寬燈改成了LED日間行車燈,同時尾部新增加了廣汽三菱的LOGO。
內飾方面,國產歐藍德最大變化在于7英寸液晶屏升級成了8英寸,同時取消了屏幕周圍的實體按鍵,而配備的DA系統可支持導航、百度CarLife、安卓互聯、藍牙等功能,無論是實用性還是流暢度,均可滿足用戶需求。
此外,國產歐藍德頂配車型還配有同級別少有的中央差速鎖、防碰撞預警和自適應巡航等三項配置,而這對于長途自駕和越野而言的確比較實用。
不過,NBD汽車在此次試駕了解到,對國產歐藍德頂配車型而言,只有主駕駛才有電動座椅,而副駕駛的座椅調節依然為手動,這似乎與頂配車型的“身份”并不相符。
就實用性來看,作為緊湊級SUV市場中鮮有的合資品牌7座車型,國產歐藍德似乎顯得有些另類。
其車身尺寸為4705*1810*1680mm(長*寬*高),雖在長度上為同級別之最,但也僅比日產奇駿多出52mm。
而就空間的寬敞度來看,NBD汽車試駕的雖是國產歐藍德7座車型,但還是感到第三排座椅比較“挑人”,當NBD汽車把第二排座椅調整到能夠正常乘坐的情況后,進入第三排后乘坐就明顯感到局促,較高的底板、較低的空間以及較薄的靠背或許更適合身材嬌小的乘客。
此外,國產歐藍德的另一大特點便是動力。
據了解,該車分別搭載2.0L和2.4L兩種自然吸氣動力總成,其中2.4L車型相較于進口車型,扭矩增加了15牛·米,達到235牛·米,最大功率為192馬力,與之匹配的則是一臺CVT變速箱。
在整個試駕過程中,NBD汽車發現其油門較沉,雖動力響應略有遲滯,但得益于CVT變速箱,動力輸出卻極為平順。此外,其方向盤明顯沉于其他日系同級別車型,而這卻為駕駛者帶來了更加接近硬派越野車的駕駛感受。
盡管在動力和加速方面略顯中庸,但作為一款城市SUV足以。
事實上,歐藍德真正拿得出手的是通過性。NBD汽車了解到,國產歐藍德高配車型配備了S-AWC全輪控制系統,并有四種模式可供選擇,同時在LOCK模式下提供前后50:50動力分配。因此,對于此次試駕過程中的交叉軸和滑輪組等項目均輕松通過。
品牌受眾人群需擴展
事實上,三菱作為越野車的代表,其硬派的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近日,NBD汽車在走訪市場中了解到,購買三菱汽車的消費者,在從進店到完成購買,其所用時間要比其他品牌4S店的消費者少得多。
“進我們店買車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懂車、玩車的人,他們目標明確,對車型配置和價格了如指掌。”北京一家廣汽三菱4S店的銷售人員對NBD汽車說。
由此來看,廣汽三菱的目標受眾相對單一,歐藍德則定位于城市SUV車型,面向以家庭用車需求為主的消費群體,與一汽豐田RAV4、東風本田CR-V、日產奇駿等車型正面交鋒、爭奪市場。
盡管其自上市以來,提前完成了銷售任務并取得了較好的預期,但業界普遍認為,新車的“火爆期”一般只會持續3~6個月,這段時間內應盡快提升歐藍德產品認知度,否則硬派越野車的品牌形象或將成為歐藍德未來發展的掣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