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3 01:17:46
業內人士坦言,目前醫院“以藥養醫”的模式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取消藥品加成對醫院收入影響較大,很多地方出現過醫院拖欠藥商貨款的情況,只是剛好到了這個節點,藥商的情緒爆發出來了而已。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賈運可
近日,一份湖南省商務廳致函湖南省醫改辦的公文截圖,再度把醫改背景下,流通藥企的尷尬處境凸顯出來。該截圖顯示,今年湖南部分醫院實施藥品零差率(即按進價銷售)后出現資金缺口,便通過延遲對醫藥配送企業的回款時間來進行彌補。湖南省商務廳有關人士已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上述文件的真實性。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和9月,湖南省商務廳已經兩次向湖南省醫改辦發函,請醫改辦協調解決公立醫院拖欠藥品流通企業配送藥品貨款一事,但事情始終未獲得妥善解決。
12月22日,湖南省藥品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黃修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立醫院認為取消藥品加成后,提高醫療服務費無法彌補他們的損失,便把矛頭指向了醫藥流通企業。2016年初至今,僅長沙市區的20所公立醫院就拖欠了藥品配送企業藥款超過100億元。
那么,這些欠款醫院是果真沒錢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黃修祥表示,“湖南省醫院給了藥商兩個選擇,要么承擔10%的費用繼續合作,要么支付全部貨款以后不再合作。”流通藥企既不愿失去三甲醫院這樣的大客戶,也無法承受過多的債務壓力,由此陷入兩難處境。
20家公立醫院欠款上百億
身為湖南一家藥品流通企業的負責人,李志春(化名)從未想過有一天竟會如此落魄。
還有三十多天就要過年了,為了讓公司員工順利拿到年終獎金,李志春最近幾乎每天都會去醫院催收藥款,但都無功而返。12月22日,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之前,李志春才剛結束一個業內的溝通會。他表示,公司通過招投標程序,按照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訂單給長沙的幾家公立醫院配藥,但從2016年開始,醫院一再拖欠藥款,到目前已經累計欠款近千萬元。
與李志春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多個藥品配送企業的老板。李志春說,最近多個同行“抱團取暖”,希望通過跟多個主管部門溝通來解決問題。
黃修祥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僅湘雅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等20家公立醫院就拖欠了長沙40余家藥品配送企業超過100億元的藥款。“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后,今年7月開始就向(湖南省)商務廳反映這個情況,到現在也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藥品流通企業夾在醫院和生產企業之間,左右為難。”
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湖南省商務廳就曾試圖協調解決這一問題。當時,湖南省商務廳向湖南省醫改辦發函稱,藥品流通企業的貨款回籠遇到了困難。2016年1月1日起,長沙市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家試點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并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隨后,各藥品流通企業均按照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訂單認真履行配送職責,但部分醫院實施藥品零差率后出現了資金缺口,便通過延遲對配送企業的匯款時間來進行彌補,造成醫藥流通企業的資金周轉出現困難。
湖南省商務廳建議,由醫改辦牽頭協調,盡快落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相關配套措施,迅速解決試點公立醫院的藥品貨款拖欠問題,限定藥品回款時間。
但是,這一問題并未因此得到解決。隨后,湖南省商務廳又于今年9月再次向湖南省醫改辦發函表示,對湘雅系醫院收費行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表示疑慮。為此,建議醫改辦牽頭協調,責成上述幾家公立醫院盡快足額支付藥品流通企業貨款。
黃修祥告訴記者,在取消藥品加成以前,以湘雅醫院為代表的三甲醫院一年藥品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按照15%的加成計算,醫院藥品凈收入超過1億元。但在藥品零差率政策實施以后,這部分利潤便消失了。“醫院覺得單靠提高醫療服務費無法彌補藥品差價減少的損失,政策里規定的10%財政補貼沒到位,醫院就要求流通企業來墊付這筆錢。”
黃修祥進一步指出,通常醫院與藥品配送企業之間會約定一個回款賬期,有些是六個月,有些是十個月,但現在湖南多個醫院都沒有按時支付貨款。“湘雅醫院附屬三醫院的賬期是六個月,也就是7月份付1月份的貨款,但實際情況是該醫院從7月份到現在都沒給錢。”黃修祥表示。
記者注意到,湖南省商務廳在《關于請協調湘雅系醫院按時足額支付藥品流通企業貨款的函》中也提到,湖南省藥品流通行業協會和多家藥品流通企業反映,中南大學湘雅系醫院以長沙市開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后“醫院藥品運營成本和藥事管理費用無處體現”為由,單方面要求藥品流通企業從2016年1月1日起承擔10%藥品運營成本和藥事管理費用,否則不予支付藥品貨款。
12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上述情況采訪湘雅醫院,醫院宣傳處工作人員稱有關部門已到醫院調研,具體情況需咨詢湖南省衛計委和發改委。隨后,記者致電湖南省衛計委宣傳處,工作人員稱,這個情況一直存在,正在了解本次事件的情況并解決問題。
流通藥企陷入兩難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藥商被拖欠貨款的現象在行業內并不少見。2014年,廣東省珠海市公立醫院被曝拖欠13家本地企業貨款高達2.9億元,導致藥商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問題,備貨不足。同樣在2014年,海南省10家醫療機構拖欠藥企貨款5.58億元,拖欠款額度多為200萬~1億元,拖欠時間多在2個月到13個月之間,最長的甚至達5年。
廣東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目前醫院“以藥養醫”的模式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取消藥品加成對醫院收入影響較大,很多地方出現過醫院拖欠藥商貨款的情況。“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問題,只是剛好到了這個節點,藥商的情緒爆發出來了而已。”
在黃修祥看來,藥品流通企業的利潤本來就不高。根據協會的統計,除掉人工、倉儲物流費用等成本,藥品流通企業的凈利潤也就在1%左右。盡管平均利潤不高,流通企業還是希望盡可能從醫院端爭取最大額度的采購量。
“湖南省醫院給了藥商兩個選擇,要么承擔10%的費用繼續合作,要么支付全部貨款以后不再合作。”黃修祥表示,流通藥企既不愿失去三甲醫院這樣的大客戶,也無法承受過多的債務壓力。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一個企業一年給醫院配送1.2億元的藥品,平均每個月1000萬元,按照九個月賬期約定,醫院直到十月份才會支付一月份的藥款。也就是說,公司必須有9000萬元以上的資金周轉。“這還是在醫院能夠按時支付100%貨款的前提下,但實際情況沒有這么樂觀。有時醫院會拖時間,或者壓10%,這就讓小微企業的老板相當被動了,只能找其他融資渠道。”
記者注意到,根據商務部2015年發布的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4年179家藥品批發企業對醫療機構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122天,應收賬款總額高達587.07億元,占對公立醫療機構銷售總額的37.6%。
“流通企業就是夾心餅干,既不敢得罪醫院,也不敢得罪生產企業。”黃修祥對記者感慨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