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3 01:17:4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拿下長江存儲的控制權是紫光系布局芯片存儲業務的重要棋局。但由于本次投資將形成與紫光國芯的潛在同業競爭,紫光集團承諾未來規劃發展存儲器芯片制造業務時,紫光國芯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有權對長江存儲進行產業整合。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曾健輝
每經實習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曾健輝
12月22日,紫光國芯(002409,SZ)公告顯示,紫光系及相關公司將共同出資設立長江存儲科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控股),以實現對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存儲)的控制。紫光控股將出資197億元持有長江控股51.04%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拿下長江存儲的控制權是紫光系布局芯片存儲業務的重要棋局。但由于本次投資將形成與紫光國芯的潛在同業競爭,紫光集團承諾未來規劃發展存儲器芯片制造業務時,紫光國芯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有權對長江存儲進行產業整合。
一方是用800億元定增一舉成為A股市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再融資的紫光國芯,一方是作為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的實施主體公司的長江存儲。長江存儲何時注入紫光國芯,未來前景幾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系紫光國芯,但截至發稿前,電話未能接通。
國家存儲器基地擬投1600億
12月22日,紫光國芯公告稱,其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集團)擬通過其下屬控股子公司湖北紫光國器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控股)與長江存儲現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湖北國芯投資)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省科投)共同出資設立長江控股,以實現對長江存儲的控制。
公告顯示,2016年12月19日,紫光控股與大基金、湖北國芯投資和湖北省科投共同簽訂了《長江控股出資協議》。長江控股注冊資本為386億元,紫光控股以貨幣出資197億元,占長江控股注冊資本的51.04%;大基金、湖北國芯投資和湖北省科投以股東權益加貨幣出資,合計占長江控股注冊資本48.96%。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報道顯示,長江存儲是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實施主體公司。
據悉,國家存儲基地項目被業內冠以“將填補我國主流存儲器領域空白、擺脫芯片受制于人”的評價。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芯片制造、產業鏈配套等,計劃5年投資約1600億元,到2020年實現月產能30萬片,2030年實現月產能100萬片。
公告顯示,長江存儲目前實際生產運營主體為旗下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擁有12英寸集成電路技術研發與生產制造能力。
半導體行業人士認為,長江存儲的成立將為后續中國布局自主性存儲器產業帶來進展,利于整合國家資源,提高項目成功率。
將形成潛在同業競爭
事實上,紫光系在芯片存儲的布局也和國家相關戰略密不可分。
早在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頒布實施,其中部署了今后十年產業戰略。而在2015年7月,發展存儲器芯片正式被確定為國家戰略,1380億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近1400億元地方基金相繼建立;2016年2月2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存儲器基地落戶湖北武漢;2016年3月28日國家存儲器基地在光谷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工。
此次長江控股的成立,也為紫光國芯未來芯片存儲板塊的整合帶來新的可能。
公告稱,由于投資金額巨大、時間有限,而紫光國芯資金有限且需要通過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方式進行投資,要面臨周期較長的審核,無法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因此本次投資由紫光控股進行。
不過,長江存儲旗下主業為存儲器芯片、感光芯片生產制造的武漢新芯屬于紫光國芯未來擬規劃投資進入的存儲器芯片制造領域,因而本次投資將形成與紫光國芯的潛在同業競爭。
為有效解決上述潛在同業競爭,紫光集團承諾未來規劃發展存儲器芯片制造業務時,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紫光國芯有權通過非公開發行、重大資產重組等方式對長江存儲進行產業整合;若紫光國芯不再規劃發展存儲器芯片制造業務,則紫光國芯與長江存儲的潛在同業競爭自然消除,以下承諾不再適用。
有券商研報分析稱,武漢新芯正式成為泛“紫光系”企業,國家存儲器大戰略持續推進。成立長江控股是國家存儲器大戰略從由原來紫光集團和武漢新芯的雙平臺模式,向紫光集團掌舵的又一邁進。研報分析認為,這表明紫光國芯將作為國家存儲器上市平臺進行資本運作和資源規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